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9-11 23:14:13 热度:922
——记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院长兼党委书记刘亮
文/梁海洋
图为刘亮院长(右一)看望先心病患儿。
刘亮院长上任的五年来,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放床位由700张增加到1800多张,门急诊量从30万人次发展到70多万人次,医院获评“国家支持的地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等殊荣,院长兼党委书记刘亮荣获“全国优秀院长”、“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荣誉称号。
赣州市人民医院五年间的“破茧化蝶”,得益于刘亮的前瞻思维和超常规管理。
大力推行医院管理改革
由于种种原因,五年前的赣州市人民医院基础差、人心散。刘亮院长上任伊始,对医院管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是推行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良性流动的用人机制;二是推行了职工上下班打卡制,每月一考勤,考勤结果与当月绩效挂钩,严肃了上班纪律;三是科学制定绩效分配制度,对全院的医生、护士、行政、后勤人员按岗位风险等情况分档次设定系数,并将绩效与日常考勤考核挂钩,打破了以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刘亮特别注重在学习中创新医院管理模式。从2009年起,医院先后组织中层干部赴北京朝阳医院、上海仁济医院、湘雅二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全国知名医院跟班学习,并运用学习成果在医疗上推行了主诊医师负责制,在护理上推行了护理垂直管理,同时还创新推出了院级晨交班、周例会、行政总值班、职能干部挂点服务临床制、“品管圈”、PDCA循环管理等110多项改革举措,一系列制约医院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医院发展逐步迈上良性轨道。
致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兴院之本,学科是强院之要。近五年来,医院紧扣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两大核心因素,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医院一方面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注重人才的培养,推行了全院每月集中业务学习制、院领导主题讲课制、层级导师制等,并通过组建各种学术沙龙、鼓励在职职工读研读博、外派年轻医护人员到先进医院进修等形式,持之以恒地对职工进行培养,使广大职工的综合素质在这几年间大幅提升。
医院依托其所处的区域位置优势和技术领域优势,积极探索“大综合、强学科、精专业”的学科发展之路。一是推行学科精细化整合和分化,成功将骨科拆分为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将妇科、产科顺利分科,新建了康复医学科、生殖医学科、神经外科NICU、儿科PICU、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中心、肿瘤生物免疫治疗中心等,提升了学科发展潜力;二是推行学科差异化、特色化、亚专化建设,以疾病诊治链为纽带,创建了脑科中心、心脏中心、骨科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体检中心等一体化医学诊疗中心;三是实施重点扶持学科建设,诚聘全国有影响、有建树的知名专家为学科建设顾问,请他们每季度帮助“查一次房、坐一次诊、讲一堂课、演示一例手术、举办一次义诊”。近三年来,医院有9个学科在全省打擂评比中荣获省市共建学科,跃居全省地市级医院前列。
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群众对医院满不满意,关键看服务。刘亮始终把提升服务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全院所有护理单元推行了 “优质护理服务工程”,让优质护理服务贯穿患者就医全过程;不断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目前有18个专业42个病种1400多个病例进入了临床路径;筹建了赣州首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护士有更多时间靠前服务患者;率先在全省设立了门诊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了专家无节假日门诊,实行门诊一卡通等服务,缓解了群众“看病难”问题。
在外部,医院积极服务基层,推动持续发展:开展了覆盖赣州各县市的“送技术、送服务、送管理”帮扶活动;筹建了覆盖各县市的远程会诊系统,并将高难度手术演示、外请专家讲课等,通过视频形式“菜单式”输送到各基层医院;通过与基层医院协作、联盟、托管等形式,构建了“医疗资源共享、发展成果共赢”的医疗服务共同体,形成了“大院带小院、小院促大院”的良好格局,推动了医疗资源逐步走向均衡化。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