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8-26 16:03:41 热度:1052
□ 张瑞贤
杜甫有诗《栀子》云:“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栀子花原产于我国南方,早在汉唐时就已广为栽培,现各地都有种植,是常见的观赏花卉。
栀子,又名詹卜、林兰、木丹、越桃、鲜支、卮子等。每当天气转热的季节,栀子花就开始吐香,未开时,花蕾白中透碧,花开时白璧无瑕,花落之前,渐变为黄色,在绿油油、郁葱葱的叶子衬托下,使人想起杨万里的诗句:“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栀子花不仅花形花色美丽,而且香气浓烈,沁人肺腑。
栀子的品格引来无数诗人的赞誉。如宋代朱淑贞:“一根曾寄小峰峦,詹葡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苏轼的“六花詹卜林间佛,九节菖蒲石上仙。”明代沈周:“雪魄冰花凉气清,曲阑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
栀子花的色香朴素淡雅,纯洁无瑕,与佛教精神吻合,历来受佛家喜爱。宋代曾端伯在《三余赘笔》中把花分为十友,其中栀子为“禅友”。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云:“詹卜清芬,佛家所重,古称禅友,殆非虚言。”《佛经》称栀子为“詹卜”,有民间传说甚至说栀子花是随佛教东传,由印度传入中国的。宋代王十朋有“禅友何时到,远从毗舍园。妙香通鼻观,应悟佛根源”的诗句。
古时,栀子花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南方的许多寺庙里,都栽种有栀子花。
其实,栀子是原产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的植物。至少在西汉前,我国已有栀子的栽培,而佛教是东汉时期才传入我国的。《艺文类聚》中记载:“汉有栀茜园。”《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千亩卮茜,其人与千户侯等。”当时已经将栀子花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其后,栀子先传到日本,17世纪由日本引入欧洲,18世纪引入英国,19世纪又传入美国。
栀子不但花卉可以观赏,其花、叶、根和果实皆可入药。尤其是果实,是一种非常常用的药物。其性味苦、寒。入心、肝、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凉血。主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栀子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栀子原作卮子。《本草纲目》中的“栀子”就是“卮子”。李时珍认为:“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卮子叶如兔耳,厚而深绿,春荣秋瘁。入夏开花,大如酒杯,白瓣黄蕊。随即结实,薄皮细子有须,霜后收之。”古代文献记载的栀子比较混乱,据现代本草考证,药用栀子原植物应是我国中南部广泛分布的茜草科植物栀子。
对于栀子功能主治的认识,历代不断有新的发现。现代一般认为,栀子主要功能是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胆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而焦栀子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衄,尿血崩漏。
为提高栀子的疗效,历史中各个朝代的医药学家几乎都有新的探讨发明。如汉代的擘法,晋代的烧末,唐代的加辅料炮制方法等等。宋代对栀子的炮制发展较快,记述亦较详,对其炮制目的亦有了初步的论述。如“槌碎”、“烧存性”、“姜汁拌炒”、“姜汁炒焦煮”、“酒炒”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的较详细:“去皮须,用甘草水浸一宿,滤过焙干,入药用。”元代《丹溪心法》中对炒炭也有具体要求,“十分有二分焦黑、治血病炒黑用。”《汤液本草》说明了不同炮制的不同作用,提到“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去皮,山栀子火煨;用仁去心胃中热,去皮去肌表热。”明清至今大部沿用上述方法。
栀子是一味常用中药。在《本草纲目》中栀子的附方很多,源自历代本草、方书和李时珍自己的发明。正如宋代苏颂所说,栀子“其方极多,不可悉载。”李时珍还根据《千金翼方》的记载,把本来不入药的栀子花也引入本草园中,指出栀子花可以“悦颜色”,是美容药物之一。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10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