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乡医纪事:大哭一场后就好了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25 17:41:17 热度:829

●兰 山

  ★记不清多少次在出诊路上突遇大雨,浇得浑身湿透;
  ★记不清多少次从马背上跌落,摔得伤痕累累;
  ★记不清多少次出诊路上被狗围堵,咬得遍体鳞伤。
  旦正草是甘肃省夏河县桑科乡达久滩村卫生室的一名藏族女医生。她说:“这种时候,大哭一场后就好了。”
  理 想
  旦正草从小生长在桑科草原,草原多变的气候和藏民独特的生活习惯,导致了这里疾病多发,妇科病、呼吸道感染等是草原牧民常年的“伙伴”。桑科草原偏远落后,没有医生,药材稀缺,患者通常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多牧民常年遭受疾病的折磨,痛苦不堪。另外,藏区有许多群众有病不求医,而是求签算命。不求医和没处求医成为桑科草原上的两大顽疾。
  旦正草小的时候,不止一次看到乡邻备受疾病折磨的样子。善良的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曼巴(藏语,意为“医生”)。
  1993年,旦正草到省卫生学校学习。毕业后,她踏出了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成为夏河县保健站的一名医生。几年后,旦正草又来到夏河县城一家私人诊所工作。当时,由于周围村庄很少有医生,一旦患病,患者家属就得穿过几十公里的草原,将病人带到诊所。这样一来,贻误病情是常有的事情。而旦正草的家乡达久滩正是离县城最远的村子,情况就更严重了。
  2000年,旦正草医术日趋娴熟。她辞掉了诊所的工作,回到了达久滩村,在自家的帐篷里储备上了一些常规药品,在那里当起了乡村医生,开始为乡亲们看病。
  从 医  
  旦正草没有想到,治病救人的想法实现起来这么难。
  卫生室办起来了,慢慢也有一些患者开始向旦正草求医。然而,她没有任何辅助仪器,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通过观察来判断患者的病症。虽然有经验,但是病情千变万化,她只能把自己拿得准的病人留下,拿不准的就劝往县医院。另外,很多乡亲吃了几天药,可是病症依然不见好,就认为旦正草是糊弄人的。
  虽然乡亲们不理解,但是旦正草一直没有放弃。不分白天黑夜,不论狂风暴雨,她都会坚持出诊。草原上毒辣的日头和犀利的寒风对她来说就如同家常饭。曾经一次,旦正草骑马4个小时到青海泽口乡出诊,这一来一回就需要一天的时间。
  旦正草在孤独中坚守了两年。2003年,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桑科草原患妇科病的女性占绝大部分,而妇科病正是旦正草的绝活。附件炎、盆腔炎在这里随处可见,旦正草为许多妇女解除了这一隐忧。从此,乡亲们都知道,找旦正草比求签算命更可靠。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来找旦正草看病的人多了起来。2003年,乡亲们开始亲切地叫她“曼巴”,往她的帐篷送哈达,送吃的。
  愿 望  
  2009年,旦正草告别了帐篷。
  这一年,夏河县卫生局和村上通过“一事一议”共同筹款11万,加上旦正草自己的积蓄,建成了如今的达久滩旦正草卫生室。虽然条件简陋,缺少设备,人手不足,但是和以前的帐篷相比已经好多了,最起码药品能够妥善保存了。
  近年来,随着牧民就医观念的改观以及新农合的普及,旦正草的卫生室也变得更加热闹了。
  如今,旦正草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卫生室增加一个住院室,让远道而来的患者住在卫生室,以便观察病情,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
  同时,旦正草希望增加人手,因为新的卫生室建好以后,一直都是她一个人在坚守,常常会因出诊而错过很多前来看病的患者。曾经一次,旦正草出诊未归,一名患者在门外等了近6个小时。对于那些错失的病人,她经常感到惭愧。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