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22 09:08:20 热度:1101
——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汪明飞改革记
文/王孝霖
医院未来鸟瞰图
40多岁的汪明飞当医生已经25年,除了刚毕业在黔南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第八职工(二三九四)医院工作的3年外,剩下的职业生涯都是在遵义县人民医院度过的。
20多年来,他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医生到科主任、副院长、院长,再到院党总支书记,既体味到了作为医生的日渐成熟,也见证和参与了遵义县人民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自他升任医院院长后,大刀阔斧的五大创新举措,使医院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可以说遵义县人民医院成就了他,他也成就了遵义县人民医院。
理念创新发展
明确办院方向
随便找一个遵义县人民医院的职工询问该院的办院方略、服务原则、作风要求等,他们都能够对答如流,因为这些他们已经烂熟于心,并以此为准绳一直自我要求。能做到这种程度,是因为汪明飞改革的第一项内容就是明确办院方向和业务指导思想,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明白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干、怎么干,“坚定职工的政治立场和服务理念,有了这些前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汪明飞说。
为了摆脱医院发展瓶颈,推进转型跨越发展,他提出“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重点,学术进步为依托,业务发展为目标;以文化树形象,质量求生存,诚信强竞争,效益谋发展”的创业兴院方略。
为了提高医院的信誉,赢得民心,增强竞争能力,他提出“对病人热情接待,认真检诊,合理用药,科学施治,力求花钱少、治好病、防好病,为民众提供优质、安全、高效、廉价、便捷医疗卫生服务”的诊疗规范和服务原则。
为了杜绝医疗事故,确保医疗安全,他提出“认真负责,文明礼貌,公平公正,严谨规范,依法合规,廉洁自律”的行医要领。
为了提高员工队伍素质,培育良好院风,他提出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奉公守法,廉洁自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作风要求。
为了加强院及科室两级的经营管理,他提出“组织严密、纪律严格、态度严肃、作风严谨,依法办院与以德治院有机结合,做到实施公平、公正、公开,理性化、人性化”的管理方针。
这些理念的萌发、成型与完善,并通过反复的宣传鼓动与教育监管,使之在文化层面上定格,在职工中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对该院医疗卫生业务的持续发展和经营管理的不断改进起到了导向、启迪、保证和推进的作用。
人才创新发展
提升技术水平
汪明飞清楚地知道,人才是医院发展中最基础的一环,“有了人才可以谈建设和发展,否则就是空谈。”汪明飞告诉记者,为了人才他不遗余力,既给现有人才创造机会,又通过各种渠道吸引人才加入到他的队伍。
在他的协调下,该院先后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起良好的教学指导和业务协作关系,获得了高层次的人才培训基地和坚强的学术技术后盾;在他力主下,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鼓励干部职工勤学上进,努力成才;实施以在岗培训,互教互学为主,送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的方略,多渠道、多层次地加快人才培养;冲破体制弊端,消除在编与聘用界限,一视同仁,根据工作需要和本人德能功绩,选拔培养与提拔任用,并认真解决好医护技术及管理骨干的劳酬问题。从而为各级各类人才不断脱颖而出营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8年间,医院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1人,已有121人晋升中职职称,35人晋升高职职称并逐步走上学科带头和经营管理的岗位。
本着“成人为己,成人达己“的价值取向,即在造就人才的进程中提高技术水平,在提高技术为广大患者服务的过程中提升人才群体的知识与技能。8年中该院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400多篇,核心期刊36篇,获县、市及全国性科研成果各1项,开展新诊疗技术200多项。其中,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及镜下治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心脏介入治疗;断手、腿、指、趾再植,静脉动脉化足趾移植拇指再造,四脑室及听神经肿瘤切除,腹腔镜肾切除,胰腺头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卵巢癌全面分期根治,产后出血子宫捆绑;全自动生化流水线检诊,骨关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手术中冷冻切片检查等50多项,不但在贵州省同级医院中遥遥领先,部分已达到三甲医院水平,有的目前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亦迈入领先行列。
人才的选拔培养与造就使用,是公立医院在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进程中,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的重中之重。作为医院的领导者他具备识才的慧眼,聚才的雄心,容才的雅量,育才的技巧和用才的谋略,才让医院呈现出个个学而不倦的氛围。
业务创新发展
优化资源布局
遵义县城紧靠遵义市,遵义县人民医院处在医院密布、高手林立的激烈竞争环境中。2005年以前,医院仅开放病床250张,由于病人大量分流,业务滑坡,创收低靡,生存艰难。
面对危局,汪明飞首先将虚高的药品价格大幅降低,实施优质、安全、高效、廉价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重新赢得民心,病人四方而至,门诊络绎不绝,病床长期爆满,业务欣欣向荣,为谋求持续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他充分挖掘潜力,对原有房屋进行改造、装修;因陋就简,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逐步引进设备并不断对人才队伍实施优化组合,顺应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对全院的业务布局作了3次大的调整。迄今,开放病床已增至800张,从原来的内、儿、外、妇、中医等几个综合病房分化发展成现在的18个专科或专病诊疗病区,并逐步形成消化、呼吸、心血管、内分泌、重症医学等内科和神经、心胸、泌尿、脊柱、四肢、整形等外科以及儿、妇、产、五官、口腔科的专科特色或优势。伴随临床业务的发展,检验、影像、功能、病理等医技科室也相应发展提高,从而使该院的规模、规格和服务能力跃居全省同级医院的榜首。
通过他的努力争取,国家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项目工程第二批在该院实施,3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住院综合楼即将竣工使用,为实施新一轮的规模扩展和布局优化拓宽了空间。
文化创新发展
造就优秀队伍
新型医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个新课题。坚持长期而认真的探索,逐步从盲目走向自觉,从必然走向自由。
在汪明飞大量力主开展的文化活动的影响下,迄今已形成全院文化建设的基本架构,归纳起来就是“围绕一个核心,建立三个体系,实施七个方面”。即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起办院治院的理念形象体系,医疗质量监控管理体系和绩效管理分配体系;分别构建反映临床医学特征和规律的医学理论技术文化,医学服务作风文化,医学建筑环境文化,医学论理法制文化,医学党风廉政文化,医学膳食餐饮文化和医学文艺体育文化。
文化建设是育人的工作,充满着“以人为本”的丰富内涵。坚持不懈地探索、实施医院文化建设,弘扬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精神,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抵制腐朽思想,扫除丑恶现象,努力使该院干部职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从而为全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管理创新发展
增进科室效率
把医疗资源最大化是卫生主管部门一直提倡的办院原则,汪明飞认为,要想改变医院的现状,必须打破陈规,从管理机制上下手。
他引进竞争机制,实行院科两级职务竞聘上岗,逐年诺职诺廉、述职述廉,并通过绩效考核而决定上下去留。推行劳动、技术、资本及管理等产生要素参与分配;他注重效率、效益,兼顾公平,既克服平均主义,又避免不合理收入悬殊;档案工资与绩效工资分离,业绩劳酬对应的院科二级分配制度。顺应全县120多万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大量从社会聘用医护工勤人员,打破编制界限,一视同仁,同工同酬,同等选拔、培养、任用。他坚持国家公立医院实行院科二级管理的原则,运用现代管理学中系统、信息、控制,能级和整分合的原理与方法,辅以生动切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改进和加强院科管理,实现运转高效率,经营高效益。购置电脑、引进系统、建立信息科,实施临床、医技及行、财、后的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化管理并积极筹建全院的绩效管理体系。
他对管理的改革创新,持续而充分地调动起全院干部职工的敬业精神、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推进了全院各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与2005年对照,门诊病人从10.9万人次增至25.3万人次,增长2.3倍;住院病人从8461例增至28541例,增长3.8倍;开展手术从1689例增至11299例,增长6.9倍;各种医学技术诊疗从14.3万人次增至199.4万人次,增长13.9倍。
通过汪明飞的五项创新举措,推进了该院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的现代化进程,把其打造成为一所规模较大、规格较高、管理严谨、运转高效、房屋宽敞明亮、设备先进齐全、技术不断提高、服务不断优化、医德高尚、医风良好的现代化县级综合医院。
“2012年12月,经贵州省卫生厅批准,我院晋升为三级医院。这是实现我院‘先上级后上等战略’的第一步,现全院正向三级甲等医院迈进。”说到此事,汪明飞不自觉地笑了。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0
2025-04-10
2025-03-27
2025-03-25
2025-03-23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