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酷热下,乡村医生在坚守

来源:健康报 时间:2013-08-16 09:10:30 热度:847

□通讯员 俞志新 本报记者 李水根□

  8月14日上午10时,浙江省桐庐县富春江镇的室外温度已近40℃。此刻,该镇孝门村村医董仁林正往仅有百人的外洋自然村赶去,为的是对一位慢性病病人进行随访。
  记者近日在富春江镇采访,了解到当地乡村医生坚守职责,冒着高温酷暑为村民认真服务的二三事。
  一天连续4次上门服务
  富春江镇俞赵村88岁的俞雪梅,患高血压、冠心病多年。酷暑诱发病人出现心绞痛症状,经县医院抢救后出院回家,但病人需再连续输液4天巩固治疗。村医戴发松承担起为老人输液的任务。由于老人已出现心衰症状,不仅输液的进针难度加大,而且输液的过程观察尤显重要。
  戴发松在对家属进行观察培训的同时,每天数次上门观察输液状况。戴发松告诉记者:“一般认为冠心病在冬季高发,忽视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这位高龄老人每次输液需5个小时左右,每天都出现不同状况。所以,有时一天需要连续4次上门为老人服务。”
  8月13日上午9时不到,戴发松及同事已为20多位村民看好病、配好药。戴发松说:“自从进入高温季节以来,村民的发病率增加了1倍,中暑、感冒病人占70%左右。所以,我们的工作量就更大了。”当天下午,戴发松又去随访了5位脑卒中病人,并在村老年活动室为21位村民提供咨询服务。
  “专家村医”忙着“追”病人
  今年60岁的董仁林具有副主任医师职称。自2010年9月因原企业医院改制,他主动干起孝门村村医的工作。采访中,这位“专家村医”告诉记者:“因村落分散,而且患有慢病的村民常在外地打工,常态监督随访难度很大。只有采用从外围寻求信息实施追踪随访,才能力求随访率达到95%以上。”
  8月13日,他管辖的上陈家自然村一位70岁的脑卒中病人出现不适。“专家村医”冒着41℃以上的高温急匆匆赶到老人家中,经了解是因过量服用感冒通而出现的躯体不适。经相应处置后情况好转,但他说:“因老人基础病况不容疏忽,我会持续数天上门观察。”
  “遍访”不会因暑热而改变
  芦茨村有村民1300多人,加上3000多流动人口,是个大村。记者采访获悉,这个村有7个自然村,探访一遍需要走30多公里。
  “遍访”是村医黄雪松的发明,就是每月集中一周时间走遍各自然村,逐个走访重点慢性病病人,对一般的慢性病病人则与村老年协会联合开展每月定点、定时、集中干预。
  8月7日立秋后,60岁的黄雪松骑着电瓶车开始了一周的“遍访”。最热的时候,地面温度达到75℃左右,电瓶车轮胎和地面的接触中不时会发出“咝咝”的声音并伴着冒烟。黄雪松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在电瓶车行驶中还是有‘凉风’相伴的。”
  “高压90毫米汞柱,低压58毫米汞柱。”黄雪松在7月初“遍访”中发现一位72岁的高血压老人血压偏低,于是让老人减半服降压药。在7月底的追加随访中却发现,老人的高压170毫米汞柱,低压105毫米汞柱。仔细询问发现,老人因害怕再出现血压过低,干脆停药了。黄雪松用了足足半个小时向老人讲述血压与气温的关系,说服老人仍按减半量服药。“这次随访时,老人的高压120毫米汞柱,低压75毫米汞柱。”黄雪松向记者说到这一结果时,脸上显露出满意的神色。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