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政协网 时间:2013-08-14 09:54:52 热度:739
序数立秋,可夏日之火依然未减。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也因大自然阳气的鼓荡而生长旺盛。顺应这个趋势,要使阳气“宣泄”出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秋收”和“冬藏”。这就要求我们要少吹空调,多出汗。只有“使气得泄”,才是夏日养生之道。
“阳气得泄”才能“秋收、冬藏”
《黄帝内经》认为,夏天“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顺应天地气机,人体就得“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使气得泄”的意思就是让体内的气能够泄出去,不要闭汗。什么叫“闭汗”呢?比如你大汗淋漓时,突然被冷风一吹或是冷水一淋,都会忍不住打个寒噤,继而不再出汗,这就是“闭汗”。人体有一定的自御功能,当寒气来袭时,毛孔就会自动收缩。汗液排不出去,湿邪就会被关闭于体内,从而导致头昏脑涨、四肢无力,甚至会出现发烧、头痛等症状。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有诱发中风的危险。现在患空调病的人越来越多,轻者畏冷不适、四肢乏力,重的还可能导致口眼歪斜,就是因为出汗太少,体内的寒邪排不出去了。“若所爱在外”是什么意思呢?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外面站着你最心爱的人,所以你老想往外跑。其实,这句话是想告诉我们,当体内的气往外散时,身体就会呈一种张开的态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外围的养分。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果夏天淤滞在体内的气出不去,秋天就不能收敛东西,冬天也不能补进东西。该出时不出,该进时不进,只会在体内形成垃圾。因此只有“使气得泄”才是“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夏天本应出汗,但你却人为干扰不让出汗,结果就是“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比如一些人到秋天总爱拉肚子,就是因为夏天的“长”没有养好,以至于秋天“收”不起来,脏腑缺少阳气温煦的缘故。
“冬不炉,夏不扇”夏天出汗是正理
炎炎夏日,许多人为了防止酷暑“折磨”,成天“孵空调”。还有一些时尚男女,怕“汗臭”影响形象,出门时还要涂上止汗露等产品。其实,夏天多出汗才是正理,上述做法违背了人体的生理规律。
古语道:“冬不炉,夏不扇。”意思是说,冬天不要过分接近火炉,不然就会使阳气受到干扰。夏天不要一个劲扇扇子,应该让身体自然排汗。为何?夏天阳气最盛,万物都在蓬勃生长,天地间一片生机盎然。顺应自然,人体的阳气也因大自然阳气的鼓荡而生长旺盛。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感觉,就是一年中,只有夏天洗头时头发最不易脱落,就是因为阳气对人体的影响。而阳气主泄,所以相对于其他季节而言,夏天人体最爱出汗。出汗的首要功能,就是调节人体的体温。其次,出汗是为了排毒。
家里产生的废水要通过下水道排出去,如果哪一天下水道堵了,就会臭气熏天,还会滋生蚊蝇。人体也是如此,人体内产生的垃圾如不及时排出,就会生病。而排汗就是排毒。人体通过流汗,将体内的湿邪、暑邪等及时排出体外,有助健康。所以,夏天要让身体尽可能地排汗。中医治疗有“八法”,其中最常见一种方法就是“汗法”,即“发汗”。比如不小心感冒或是吹空调吹得头痛了,喝碗姜汤发发汗很快就会好了,就是因为出汗把蓄积在体内的毒素给排出去了。
阳气宣泄:动汗为贵
如何才能让阳气宣泄呢?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多运动。人一般到夏天就不太想动,这样是不好的。中医讲究“动汗可贵”,是说运动过程中出的汗最可贵,因为这是深层出汗。我们平常去“蒸桑拿”或是因温度过高而出的汗都是浅层出汗。相比之下,深层出汗更利于体内毒素的排出和阳气的舒展,所以夏天不妨参加一些运动,让身体适量出些汗。但汗出多了也不好,会伤及人体津液,所以锻炼时千万不能“以出汗多少论英雄”,一般只要锻炼到微微出汗、气喘吁吁即可。在众多运动项目中,夏季的最佳运动当推游泳,祛暑健身。但要注意,从泳池上岸后一定要用毛巾将全身擦干,而且最好将皮肤擦红。这样可使全身的毛孔张开,从而将体内的湿气赶出来。如不及时将水分擦干的话,一遇冷风,毛孔就会闭合,湿气就会被堵在体内了。除了游泳之外,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也都是比较适宜的运动。老年人还可以打打太极、八段锦等。
古人云:“养生者必敬顺天时。”大自然不可侮,只有顺应自然你的生命动力才会源源不绝。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07
2025-04-05
2025-04-03
2025-04-03
2025-03-29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