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3-08-13 23:43:00 热度:1365
■权威发布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病例报告数据库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以及临床的不合理使用情况仍较为突出。这是继2009年5月第22期通报后,第2次提示关注该注射剂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专家提醒,左氧氟沙星能口服就尽量不打吊瓶。
严重的可发生过敏性休克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通报显示,2012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共收到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报告1431例。左氧氟沙星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居前3位的不良反应表现依次为:过敏性休克(198例次,7.94%)、呼吸困难(197例次,7.90%)和过敏样反应(171例次,6.85%)。全身性损害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寒战、高热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主要表现为皮疹、多形性红斑型药疹等;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喉水肿、呼吸抑制等。
12岁男孩静脉滴注导致呼吸困难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分析显示:该产品存在临床不合理使用现象,而不合理用药增加了用药风险。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超适用人群给药、与其他不适合药物混用、超适应症用药、超剂量用药等等。
左氧氟沙星注射剂说明书中明确提示18岁以下患者禁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注意事项中提示“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仍有18岁以下患者使用了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病例报告。报告提及一位12岁男孩病例,他因“腹泻”入院,给予静脉滴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2g(100ml)。用药10分钟后患儿即出现发音困难、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药,并给予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4mg,雾化吸入肾上腺素等措施,20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40分钟后症状消失。
口服吸收效果好
上述报告建议说,左氧氟沙星口服后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高,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能口服治疗者不建议使用注射给药的方式。
鉴于与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较多,除与药品本身特性有关外,还与多种因素如患者个体差异、超剂量使用、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当配伍用药、输液速度过快等有关,建议临床医生在使用本品时,需注意剂量、特殊人群,避免超适应症用药,严禁禁忌证用药;注意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过敏反应,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的患者禁用,过敏体质患者、高敏状态患者慎用;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慎用;严禁本品与其他药品混合同瓶滴注,注意配伍用药,防止发生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与偏碱性液体、头孢类抗生素、中药注射剂等配伍使用。
同时建议药品生产企业修改完善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加强上市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并积极开展质量和工艺方面的研究,同时做好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南方日报记者 李劼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