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中国乳业,别错过崛起机会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8-13 16:17:31 热度:750

  洋奶粉“栽”了。
  最近,围绕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受污染事件,国内外报道极为密集,特别是中国国内,一度备受追捧的洋奶粉形象轰然倒塌,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看到新西兰乳业巨头曝出“肉毒杆菌污染”丑闻,中国人内心难免五味杂陈。一方面,我们自己的乳业由于质量问题一直饱受非议,“三聚氰胺”“阜阳奶粉”等事件的曝光让国内乳业灰头土脸,长期以来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人爱子心切,稍有点经济实力的父母纷纷到国外采购洋奶粉。为此,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出台了专门针对中国“抢奶者”的限购政策,让中国人脸上很没面子。另一方面,新西兰乳品企业也出了大问题,洋奶粉神话的破灭,多少又会让国人心底泛起一丝隐隐的幸灾乐祸。
  可是,回过头来,站在广大消费者立场上,我们心里会有种更大的恐慌。原以为远离国内乳品,多花点钱,就能离安全近一点,可现在发现,这可能是一种错觉。特别是,恒天然公司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巨大,虽然其自有品牌在中国的占有率不高,但作为进口奶粉原料供应商,它占据着垄断地位。也正因为如此,在此次“肉毒杆菌”事件中,恒天然才能将多家大食品企业卷进来,对市场造成强烈震动。
  洋奶粉也不靠谱了,我们还能吃什么?相信这是人们心底最大的问号。
  首先,此次事件说明,食品安全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由于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球化程度愈演愈烈,产业环节众多,其间无论哪个链条出了问题,都会让消费者承受最终的健康威胁。我们曾经不断追问中国的监管体系和企业道德,现在,这个问题同样应摆在外国政府和跨国企业的面前。只有切实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消费者才有真正的安全可言。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没有人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绝对不能因为人家出事了,我们就“心理平衡”了,这种态度只会进一步损害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对中国乳业来说,或许这是一个崛起机会:优化奶源,抓紧提升乳品质量;全面检查,排除生产环节的每个隐患;加强监察,层层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的每一个规定,以此来重塑本土乳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形象。▲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