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市场纵览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园地 > 市场纵览
维生素C产能持续过剩 两巨头停产检修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8-13 15:45:04 热度:770

□ 黄志伟

  “维生素C行业虽然还未出现企业倒闭,但是有停产检修的情况。”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西药部主任曹钢说。据了解,目前已经停产的公司就包括两大维生素C巨头——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
  不过,东北制药的销售经理表示,停产属于正常的检修,每年这时候各大厂家都进行检修,以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行情疲软短期难解
  生意社维生素行业分析师岳珈因认为,维生素C行情仍然比较疲软,市场短期难见起色。此前养殖业的市场销量虽略有起色,但是由于库存太大,价格难改颓势。
  据介绍,目前饲料级维生素C的出厂价在每公斤20元左右,食品级的维生素C的价格仅为每公斤23元,低于不少企业的成本线。
  “几大生产商都受维生素C拖累,一提到维生素C就头疼,现在企业都不愿意报价了。”岳珈因表示。
  然而,东北制药和华北制药的停产检修并未对外公告。
  东北制药一销售经理表示,公司确实已经停产,但是停产属于正常的检修,每年这时候各大厂家都进行检修,以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华北制药也做了相同表态,称检修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两个月。
  对于停产未公告,华北制药证券处解释说,停产属于正常检修,公司已经准备了足够的存货,不影响正常的销售,不用进行公告。岳珈因表示,和维生素A等其他类维生素产品不同,企业停产可能会带来价格小幅上扬,但是维生素C即使停产也难保证价格回升,因为维生素C产能过剩太多。
  上世纪80年代,维生素的生产主要由国际制药巨头所垄断,但至上世纪90年代,其垄断地位逐渐被国内企业所代替。东北制药、华北制药、江山制药、石药集团这“四大家族”占据了国际维生素C市场80%的市场份额,维生素C价格也一路飙升到每公斤140元。价格高企刺激资本进入,大量中小企业纷纷上马,直接造成了维生素C产能过剩。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发布的维生素C行业调查显示,由于一些地方违规审批和建设新增维生素C产能项目,导致中国维生素C行业产能超出全球需求近1倍。
  随着维生素C的价格走低,上市公司的利润也出现大幅下滑。7月中下旬,东北制药发布业绩预告称,今年上半年东北制药仍将有2500万~4500万元的亏损。
  巨头频抛融资计划
  曹钢表示,维生素C行情要真正回暖,需要的是行业重新洗牌,部分生产企业关停以减少产能,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3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内谁能扛过去,要看谁产品能够实现上下游的延伸,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如何渡过难关,已经成为维生素C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华北制药证券事务代表许建文说,调整结构、增加制剂业务也一直是华北制药的方向,目前制剂业务占比已经达到四成,头孢类产品构建了从原料药到制剂药的完整产业链;在研发方面,辅料级生物白蛋白、抗肿瘤药物等也是公司的重点。
  调结构显然非一日之功。继去年10月份,华东制药向大股东冀中能源募集资金近30亿元人民币用于偿还银行、财务公司贷款和补充流动资金后,近日公司再次发公告称,拟向大股东冀中能源以每股4.53元的价格募集资金11亿元,其中7.5亿地用于偿还贷款,剩下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东北制药再融资可能就没有那么好运。公开资料显示,东北制药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提出了融资计划,但是先后撤回。今年4月,东北制药抛出了第三份再融资方案,拟向包括控股股东东药集团在内的10家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初定的价格为每股7.3元,增发方案出台后,东北制药股票当日跌停。其后,公司将发行价格调整为6.72元。目前东北制药在停牌中,停牌前收盘价为6元。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