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3-07-29 22:33:21 热度:945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 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环球中医药杂志社主办的第八届中医药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与会业内人士认为,中医药应在慢病管理上发挥重要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统称为非传染性疾病,又称为慢性病,简称“慢病”。2012年,卫生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5个部委联合印发了《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这是我国政府针对慢性病制定的第一个国家级的综合防治规划,为我国“十二五”期间慢性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据卫生部统计,近年来,我国因慢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口的85%,慢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我国疾病总负担70%左右。我国现有3亿多吸烟人群,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1.2亿肥胖人口,3300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的家庭人均食盐和食油摄入量超标。数字之大,所产生的不良后果难于预测,不仅妨碍国民经济建设,而且破坏患者家庭幸福,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为中医药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即坚持中西医并重,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和“治未病”的特点。
与会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正明认为,中医药有效性针对慢病病程长、多脏器受损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发挥整体调节、综合干预的优势,更适合脏腑功能减退、代谢功能紊乱、身患慢病的广大人群,提高慢病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慢病死亡率。
卫计委疾控局王斌副局长在论坛上指出,慢病的防治管理已刻不容缓,需要政策、资金、教育、媒体、社区等各个方面的协作,卫计委正在加强相关的工作。据与会的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王建辉透露,北京市正在研究向中医诊所等个体诊所购买社区卫生服务。
与会人士认为,中医中药治疗慢病大有可为,要做到积极关注,积极介入和积极参与。在慢病的防治上,应该重视中医药的应用,充分发挥传统医药的优势,依托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自身特点和优势,自觉将中医药融入到慢病的防治工作中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医药慢病防治道路。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20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