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云南丙肝患者超140万 专家:慎打耳洞、文身

来源:春城晚报 时间:2013-07-29 14:47:53 热度:1070

    如果你在小诊所或地摊上文眉、文身、打耳洞、看牙病,或到不规范的小诊所去生孩子,那一定要小心了,因为这些经历都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昨天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肝炎早预防,健康更主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专家提醒,丙肝目前尚无疫苗可以预防,需要早发现、早治疗。
    疫苗尚无 丙肝需要早发现
    肝炎分为甲肝、乙肝、丙肝等。目前,丙肝尚无预防疫苗。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冉江华说,肝炎发病率在昆明较高,肝炎病毒携带者超过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特别是丙肝,其具有高隐匿性,很多患者的症状不明显。”
    “全国目前的丙肝感染率高达3.2%,据此推算,我省有超过140万丙肝患者。”冉江华说,这还只是保守的推算,由于云南吸毒人员多,感染率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实际感染的人数会更多。
    虽然丙肝目前尚无预防疫苗,但患有丙肝高危因素的市民,仅仅只需抽1毫升血,就可让丙肝“现形”。
    目前,我省首家“爱肝一生健康管理中心”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立。该中心将为各种肝病患者提供检测筛查及诊治、预防、随访等全方位服务。
    感染原因 吸毒文身打耳洞
    “丙肝潜伏期症状不明显,患者感染后一般不知情,直到多年后发病才揪出元凶。” 冉江华说,丙肝病毒和乙肝、艾滋病一样,也是通过血液、性、母婴3种途径传播,而丙肝病毒最容易通过血液传播。
    以往,多数患者是在输血和注射吸毒时感染丙肝的。冉江华介绍,但是目前在门诊中发现,一些年轻患者不曾动过手术,也没有相关的接触病史,却感染了丙肝,原因就和在不规范的小诊所生孩子、拔牙,或在地摊上文身、打耳洞等有关。
    “有肝炎的准妈妈经过母婴阻断,可以阻止病毒传染给婴儿。”冉江华建议,不管是生孩子、文身、打耳洞还是拔牙,都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如果生孩子、文身、穿孔、看牙后,感觉到疲倦、反胃、食欲减退、肌肉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变化,应及时就医。
    丙肝高危人群
    1992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共用过注射器者;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检查、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静脉内注射毒品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感染了丙肝病毒的母亲所生的婴儿;接触过丙肝病毒阳性血液者;不安全性行为者;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文身,针灸,美容(打耳洞等)等。
    温馨提示
    良好生活习惯 保护肝脏健康
    熬夜、暴饮暴食、拼酒、抽烟等不良习惯会令肝脏不堪重负。
    专家认为,保护肝脏健康要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不熬夜,不暴饮暴食,多吃绿色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不要长时间在电视、电脑前工作;减少酒精应酬,过度饮酒极其伤害肝脏,酒精肝、肝硬化等很大一部分都源于喝酒过度。
    数读丙肝
    卫生部《2010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显示,我国丙肝发病率及死亡率急速上升,2010年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15万多,是2003年的7倍多。2011年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人数为17万余人,2012年则超过20万人,增加了15.41%。
    “全球3.5亿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近1亿是中国人,但目前我国丙肝的就诊率不足2%。”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冉江华(王劲松)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