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7-26 13:05:39 热度:850
□ 孙 渊
漫画/赵乃育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疾病预防和身体保健,多种多样的家用医疗器械走入百姓家庭。家住北京某小区的吴爷爷反映,他家的阳台上就搁置着七八种医疗器械,有磁疗枕、按摩器、助眠仪等。“每次禁不住销售人员鼓动买回来,结果用几次没什么作用就闲置了。” 吴爷爷这样说。
目前,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消费者购买、使用了问题产品甚至用后适得其反、贻误病情的投诉很多。北京市药监局的调研结果表明,即使是正规家用医疗器械,消费者使用正确率也不高,亟须加强科学指导。
为保障公众用械安全,辽宁省锦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近日发布了“家用医疗器械消费警示”(以下简称“警示”),监管人员提醒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时要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提醒一:查看产品证照
该“警示”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家用医疗器械时一要查看产品证照。所有的医疗器械(包括进口医疗器械)必须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批注册,在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后方可上市销售,其包装、说明书上须印有生产企业的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注册证号。
“没有生产许可证号和产品注册证号的,要么是假冒产品,要么不是医疗器械。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监管人员提醒。
提醒二:查产品分类
我国实行医疗器械分类管理制度,即根据产品的风险程度将医疗器械划分为一、二、三类。绝大多数三类医疗器械不宜自行购买作为家用,因为这类医疗器械存在较大的风险,使用要求也非常严格。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应该向商家咨询清楚产品类别及其安全隐患,选购安全性较高的产品。
提醒三:从正规渠道购买
为确保购买的产品合法有效,消费者要到正规药店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购买,在购买时要查看商家是否具有《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合法资质,弄清楚售后服务是否有保障。慎买流动销售、临时设摊销售的产品,以免上当受骗。
提醒四:索取发票
“警示”指出,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时一定要索取购物发票。正式发票是购买凭证,在产品保修、质量投诉中用处很大。千万不能图省事、贪便宜购买没有正式票据的产品,为今后的维权设置障碍。
提醒五:寻求专业指导
医疗器械是用于诊断、治疗疾病和保健康复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医疗器械前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询问销售人员或医生相关知识,弄清产品的作用机理、适用范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禁忌证等,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选择产品。
提醒六:不轻信推销
医疗器械的适用范围必须经过监管部门严格认证,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查看正式的产品说明书。有的商家在推销产品时不按批准的适用范围宣传,甚至任意夸大疗效,宣称“疗效神奇”、“包医百病”,误导和欺骗消费者,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5
2025-04-05
2025-03-28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