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7-20 10:07:59 热度:705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 王二平
专家小传
王二平,中国心理学会工业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理事长
法国学者卡普费雷说:“谣言是最古老的传播媒介。”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谣言的传播变得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大。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谣言正日益成为破坏人们正常生活秩序的一大隐患。
超三成微博热点是谣言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指出,超过1/3的微博热点是谣言。2012年,平均每天就有1.8条谣言被报道,其中六成是与食品、政治、灾难有关的硬谣言(如去年年底,邪教组织“全能神”借助世界末日谣言牟取私利),超过两成是与娱乐相关的软谣言(如明星分手、绯闻等)。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伯特曾指出,“大部分日常社交谈话总包含着谣传。”他给出一个公式:谣言=事件的重要性×模糊性,即事件越重要且越模糊,谣言的影响就越大。
有关谣言的心理学研究最早始于二战时期,德国与英国先后制造谣言瓦解敌军的士气,扰乱敌国民众的视听。在非战争时期,某些企业会恶意制造谣言中伤对手,达到竞争目的。
但现在流传的,绝大多数都是无意中制造出来的“新谣言”,多源于公共事件(如食品安全、传染病疫情、非正常死亡事件等)的不确定性(信息缺失或支离破碎,难以预见结局)。“造谣者”往往并无利益诉求,只是对其感到焦虑——可能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也可能是探究真相的渴望,于是对不确定的情境进行“合理”猜测。尽管这些猜测基本与事实不符,可一旦被人当成事实传播出去,在缺乏真实信息的情况下便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谣言传播六大心理效应
1.文化心理。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杂文《谣言世家》,称谣言为“杀人不见血的武器”,“一面害人,一面还害己,弄得彼此懵懵懂懂。”民国初期,坊间曾纷传旗人售卖的食物有毒,汉人避之不及,公众的盲信盲从可见一斑。中国人关心身边事,更喜欢用人际传播方式求证,如在公众场合(如茶馆)谈论等,公众的“媒体素养”有待提升。
2.羊群效应。日本地震核泄漏引起的“抢盐风波”,源于两大谣言:一是核泄漏将会污染海水,今后生产的海盐都不安全;二是加碘盐能帮人抵抗核辐射。面对灾难,谣言就像“精神口香糖”,可以通过“咀嚼”舒缓焦虑。群体的共同焦虑越多,就越有可能通过谣言来表达。于是,人们盲目效仿别人抢购食盐,即心理学上的羊群效应。
3.破解恐慌。进化心理学家认为,人面对不确定的事物,会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他们会试图破解恐慌和不确定的情景,以保证自身安全。如2011年,有人传言江苏陈家港化工园区要发生爆炸,导致当地部分群众离家出逃,造成伤亡。
4.蔡加尼克效应。德国心理学家蔡加尼克发现,人们对尚未做完的事情,比已做完的事情记忆更深刻。信息不全的公共事件就像还没有做完的事情,会长时间占据人们的关注点。不久前北京京温商城发生的女子坠亡事件,官方迟迟不公布真实原因,人们出于好奇,才会妄加猜测。在传播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对不完整、不确定的内容做出“合理化”补充,导致信息歧变,被更多人当成“事实”。
5.偏见效应。指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关于某一群体的固定印象,多数只凭道听途说而形成。公众往往会带着固有的偏见去理解信息,从而产生认知偏差,谣言就会乘虚而入。如公众对“富二代”、明星、艾滋病患者等的刻板印象,滋生大量谣言,如“艾滋针事件”等。
6.交往资本。吞下的口香糖需要7年才能排净、从太空中能看到中国长城……这些谣言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听上去又有合理性,受众往往会盲目接受,或当成谈资告诉他人,就成了谣言。“抢盐风波”时,不少人转发短信,告诉亲友“盐荒”消息,都怀着纯真的善意,也有维持人际关系的意味。
归根结底,社会公信力下降是谣言丛生的根源之一。
透明是最有效的“除谣剂”
古语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要人人成为智者,未免要求过高。政府与其投入精力追查造谣者,倒不如消灭谣言产生的社会条件。权威部门及时发布公共事件的真实信息就足以遏止谣言的产生及传播,即“谣言止于透明”。
即使在初期,权威部门掌握的信息也不完整,但哪怕零星的信息发布也足以平息大众渴望了解事实真相的焦虑。如日前发生的韩亚航空飞机失事事件,在短短几小时内,韩、美两国各大官方媒体就有多条简讯发出,逐步还原现场情况。只要这些工作做到位,谣言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
社会也应有意识地构建国人的独立人格和求证精神。公众面对一些难以确定的传言时,首先,不要轻信,凡事多一个心眼,多将谣言同自己平时的生活常识相比较。其次,可通过各种不同的权威渠道进行求证。最后,老年人可询问文化层次较高的晚辈。▲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10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7
2024-11-06
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