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3-07-08 16:50:44 热度:731
□ 张瑞贤
相传当年老子在函谷关时,当地正在流行一种瘟疫,民不聊生,许多人因此而患病甚至丧命。一天,老子的坐骑青牛不吃不喝,急坏了给老子喂牛的老乡。眼见得牛躺在地上,口吐白沫,奄奄一息。突然,从牛的嘴中呕出一个肉团来,这时牛的病也霍然若失,精神备至。老乡大喜,忙将肉团拿回家,老子告诉他这是青牛解救瘟疫的药物。老乡半信半疑,将肉丸分割成小粒,发给身患瘟疫的民众。病人吃后果然马上见轻。为了感激青牛的救命之恩,至今灵宝还流传有正月二十三为青牛节的习俗。这种肉丸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贵重中药——牛黄。
虽说是传说,可牛黄在中医急症治疗中的非凡疗效却是真切的。从古代许多宫廷御用药如返魂丹、回生丹、健步丹等等,到现代中成药中的珍品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是以牛黄为主要原料。据报道,在唐山地震中有一名妇女在废墟中埋了14天才被人们找到,在当地医院抢救的前20天里,她一直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从北京赶来的大夫给她服用了以牛黄为主要成分的“安宫牛黄丸”后,不到两小时就开始退烧。第二天下午,昏迷了40天的她苏醒过来,并逐渐恢复健康。
牛黄作为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认为“牛黄乃百草之精华,世之神物,诸药莫及。”“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瘴,除邪逐鬼。”《本草纲目》记载牛黄“性味苦,平,有小毒。”李时珍认为:“牛之黄,牛之病也。故有黄之牛,多病而易死。诸兽皆有黄,人之病黄者亦然。因其病在心及肝胆之间,凝结成黄,故还能治心及肝胆之病。”
现代认为,牛黄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囊、胆管或肝管中的结石。牛黄含有胆固醇、胆脂酸、卵磷脂、胆红素、麦角甾醇、6种氨基酸、钙盐及铜、铁、镁、锌、维生素D等10多种成分,有抑制肉芽增生和促进血红蛋白增生的作用,能增加红细胞及血色素,增强心脏运动,使血管紧缩和血压上升等。
牛黄主产于北方的东北、西北、北京、河北、河南等地,南方个别地区亦产,以西北、东北的产量较大。本品大多取于胆囊,形较圆,商品称为“胆黄”或“蛋黄”。取于胆管、肝管者,呈管状,称为“管黄”。过去,牛黄一直靠宰杀黄牛取得,而并非所有的牛都会长结石,因此获取天然牛黄的概率很低,故民间素有“千金易得,牛黄难求”之说。据统计,我国每年出产的天然牛黄不到1000千克,而传统名贵中成药中的牛黄需求量约为5000千克。长期以来,天然牛黄主要依赖进口。
为缓解牛黄的供需矛盾,我国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1972年陆续批准了3个牛黄代用品,即:人工牛黄、培植牛黄和体外培育牛黄。上世纪50年代利用几种生化原料混合制成人工牛黄粉;70年代将尼龙丝网缝扎在胆囊黏膜上,注入细菌待2~3年后再剖腹取出,从网上刮下带黄色的物质及黏液,经干燥成粉末,即培植牛黄;90年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蔡红娇教授经过20多年的研究,成功研制出“体外培育牛黄”。
各种牛黄代用品与天然牛黄的疗效还是有区别的。2004年1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印发了《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明确指出,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
按要求,2004年6月30日以后生产的含牛黄或其代用品品种的药品应在包装标签及使用说明书中标明。消费者在服用前应留个心,看清说明书和包装。《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公布了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名单,计有安宫牛黄丸、大活络丸、回春丹、八宝玉枢丸、片仔癀、人参再造丸、麝香保心丸、同仁牛黄清心丸、万氏牛黄清心丸、西黄丸等42种。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21
2024-11-10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