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治口臭,先去胃火 口臭多从脾胃出发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6-14 11:41:49 热度:855

●北京中医医院脾胃科主任 张声生 ●李晓玲

  现代人出入社交场所,除了衣着要有品味,口气清新也非常重要。一张嘴,吹气如兰,会让人心生好感;倘若是一股酸臭,会让人退避三舍、敬而远之。口臭又称口气,是指从口腔、鼻、鼻窦、咽等空腔散发出来的臭气。顽固的口臭往往是身体不适的表现,不但影响社交,还会让心理蒙上阴影。
  很多人觉得,口气不好嚼嚼口香糖或者刷刷牙不就行了吗,其实,口香糖、刷牙只能缓解生理性口臭,如由于饥饿、服某些药物、吃葱蒜等刺激性食物、抽烟、睡眠后等导致的短暂口臭;如果是病理性口臭,如口腔、呼吸道、消化道疾病引起的口臭,是难以用口香糖、刷牙等方式解决的。
  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臭多从脾胃出发。胃火旺盛,或食积于胃,郁而化火,导致胃阴受损、津液不足、虚火上蒸,胃中浊气随之呼出而引起口臭。对于一般症状较轻的口臭者,可用藿香、薄荷、白菊花、绿茶少许,沸水泡代茶饮,具有芳香悦脾、生津止渴化浊的功效,能带来清新的口气。病情严重者,须中医辨证,临床上多见胃火旺盛、肺胃郁热、胃肠食积三型。
  胃火旺盛者,除了口臭,常伴有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或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等,治疗上应清胃泻热,可用清胃散加减,药用黄连、升麻、生地、丹皮、石膏、当归、藿香、苏梗、甘草。
  肺胃郁热者,口臭常伴有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流黄鼻涕、苔少、舌红等。治疗以清热泻火为主,可用芦荟汤加减,药用芦荟、甘草、麦冬、桑枝、赤芍、桔梗、薄荷、荆芥、黑山栀、辛夷。
  胃肠食积者,口中常有酸臭之味,伴脘腹胀满、嗳气泛酸、不思饮食、苔厚腻等表现。治疗上要消食和胃,可用保和丸,药用山楂、神曲、半夏、茯苓、连翘、陈皮、莱菔子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