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5-07 11:18:54 热度:631
本报记者 郑 丹 鲍 捷
4月7日,“健康管理与中国发展论坛”在海南博鳌召开,毛群安主任(左二)畅谈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开版的话:我国古代就有“上医治未病”的说法,认为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预防疾病的人。现在,我国国民对健康越来越关注,生病了都知道去医院,但提早投资健康,以免日后少生病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为此,本报特开设“健康管理”版,以帮助人们普及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从而预防和规避很多慢性疾病的风险,并为企业、社区,乃至政府的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人,100人里不到7个,具备慢性病预防素养的人,100人里不到5个。可见,中国人还普遍不具备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迫切需要全社会推广实施健康管理战略,应对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但目前,我国的健康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企业、社区乃至政府对此还未高度重视,为此,我们邀请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详细解读“健康管理”。
《生命时报》:对于“健康管理”,目前有很多种解读方式。在您看来,健康管理是什么?和健康教育有什么区别?
毛群安:目前,健康管理还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从广义上讲,健康管理是针对健康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在预防、临床、康复等各个卫生保健阶段,为个体和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康信息,并创造条件、采取行动来改善健康,涉及了卫生保健服务的全过程。目前在我国,大家所提的健康管理更多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常见服务形式有健康体检、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区别在于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是两个领域。当前我国健康管理更趋向个体化的精细管理,更多聚焦于慢性病的预防和管理。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达到预防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两者也有内在联系,两者在概念和工作上互有交叠,表现出既有分工也有协作,有时甚至可以说,健康管理就是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健康教育又是健康管理的一个环节或内容。
《生命时报》:健康管理产生于美国,当时是在什么社会背景下诞生的?这个概念是何时引入我国的?
毛群安:健康管理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最早出现在美国。当时美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巨大压力,即使拥有全球最富裕的医疗卫生资源,也承受不了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美国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80%的医疗支出用在了治疗那些可预防的疾病上。正是在这种压力下,美国开始关注健康管理。当研究发现健康管理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时,政府增加了对健康管理的投入。通过数十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效果,慢性病发病率大幅下降,用于治疗慢性病的医疗费也大大降低。
健康管理在中国出现时间较短,实践应用先行于理论研究,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2001年国内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如今已发展到1000多家。2005年劳动部公布了健康管理师为新职业之一,标志着国家对健康管理产业的认同。2007年7月28日,中华医学会正式成立了健康管理分会。
《生命时报》:在我国现阶段,推广健康管理对国民健康和国家发展有什么贡献?
毛群安:现阶段在我国推广实施健康管理有重要意义。首先,当前我国面临传染病和非传染病的双重威胁,慢性病将呈现井喷式增长等因素给卫生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国外经验证明,健康管理在应对这些挑战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
其次,推广实施健康管理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有重要意义。健康管理可通过减少病患节约大量的医疗费用(达90%);可通过保护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健康管理本身的发展也可以增加就业,改变健康产业结构,影响国家经济转型。
《生命时报》:有人说,如果家里有个健康素养较高的主妇,那么全家三代人的健康就都有了保障,您怎么看?对于家庭的健康管理您有何建议?
毛群安: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家庭主妇往往掌管着一家人的生活安排,比如膳食结构和营养摄入量、居住环境的卫生状况、吸烟饮酒等行为以及娱乐方式。这些生活方式和行为又恰恰和一个人的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慢性病。家庭主妇拥有健康的生活理念和较高的健康素养,会对家庭成员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对于家庭的健康管理,建议要对健康有意识、有计划地投资,要有“提前投资,不得病、少得病”的理念。
《生命时报》: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应承担起怎样的健康管理责任?
毛群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是健康管理服务的重要提供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掌握当地居民的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健康风险评估、健康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等健康管理服务。
《生命时报》:大部分企业目前对员工的健康福利等相关政策从整体上看并不乐观,您认为如何能提高管理者的意识,更多地关注员工健康?
毛群安:一方面,我们要多向企业管理者宣传在企业开展健康管理的好处。以美国为例,目前美国中等规模以上的企业,普遍接受了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的专业化服务。他们发现,在健康管理方面投入l元钱,相当于减少3—6元医疗开销,健康管理能显著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员工人均年产出总值提高50%以上,如果加上由此产生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回报,实际效益达到投入的8倍。另一方面,建议在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医疗保险等相关政策中涵盖健康管理,通过制度推动企业健康管理的发展。
《生命时报》:您刚提到,我国的健康管理目前才刚起步,那和欧美相比,我们的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
毛群安:应该说,我国健康管理工作和欧美等发达国家比,还有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1.服务覆盖率低。美国70%的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欧洲70%的企业为员工购买健康管理计划,有人估算我国享有专业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仅为2/10000。2.服务质量不高。国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管理尚不系统,健康管理公司的服务往往仅局限在健康体检,距离真正的健康管理还有很大差距。3.管理和指导不到位。我国健康管理的宏观政策和管理制度等还很薄弱,健康管理产业的支撑体系还没有建立。4.人才队伍缺乏。有人估算我国有10万健康管理师,与日本相比还很少,他们不到2亿人有60万健康管理师。5.我国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和健康管理实现对接。
《生命时报》:有研究称,健康管理实际上是对未来医疗成本投入的管理。您怎么看?
毛群安:我完全同意这种说法。健康管理通过对健康及其危险因素的管理,降低了患病风险,减缓了现有疾病的发展,从而影响到未来的健康状况和费用支出。美国一项20年的研究表明:90%的个人和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降至原来的10%,而未做健康管理的10%的人, 医疗费比原来上升90%。也就是说,今天投资健康管理,只需花很少的钱,就可以为将来省下大量医疗费,健康管理实际就是对未来医疗成本投入的管理,不论对政府、家庭、个人,都是如此。▲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5
2024-11-25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3
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