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媒体莫做虚假医药广告帮凶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5-07 11:04:48 热度:727

  本报4月30日刊登《一眼识破医药假广告》一文后,近日陆续收到更多读者的新闻线索,痛斥虚假医药广告害人不浅。同时,北京、山东、浙江、黑龙江等地先后采取措施,加大了监管和惩罚力度。这次8部委联手整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专项行动能否扫除乌烟瘴气,还给医药广告一片明朗、澄澈的天空,结果值得期待。虚假医药广告泛滥的现象已存在多年,也整治过多次,但都由于种种原因打击得不够彻底。其中,“多头分管”反而造成“无人能管”,导致各部门之间“踢皮球”曾被广为诟病。但愿这次多部门的联合行动,可以让狡兔三窟的虚假医药广告无路可逃,这将是广大消费者的福音。
  有医生曾说,“虚假医药广告不仅是在谋财,更是在害命!”发布广告的企业为了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冒用名人代言,捏造权威机构、专家头衔,请人现身说法夸大疗效……其目的不过是给产品套上神奇的光环,利用消费者的急切心理,在他们面前画一个巨大的馅饼。当消费者奔着馅饼而去时,却发现掉进的是陷阱,最后延误治疗、人财两空。
  这些企业能够得逞,倚靠的是部分无良媒体做帮凶。有资料显示,医药广告的投放额在媒体总广告投放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但其中,报纸类医药广告大约40%是虚假或疑似虚假广告,一些网站、地方电视台、广播电台上发布的虚假医药广告更是不可胜数。全国通报的违法医药广告数量几乎年年上涨,2012年17.9万多例,是2011年的2.2倍、2010年的2.45倍。某些媒体靠着虚假广告求生存、从企业不义之财里分一杯羹,却往往成为打击中的漏网之鱼。这不仅对那些拒绝虚假医药广告的有良心媒体来说不公平,也让更多处于观望中,对此跃跃欲试的媒体有恃无恐。
  对这些抱着侥幸心理、利用监管漏洞发“黑心财”的企业和媒体,及时查处、从严从重处罚是最有效的警示。查处不及时,虚假医药广告早已达到宣传目的,企业和媒体赚得盆满钵满;处罚不够狠,犯罪成本低,金钱仍然会成为巨大的诱惑。对媒体广告进行监管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相关部门能下定决心、尽心尽力去做。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利用微博等自媒体,对虚假医药广告进行监督和曝光。网络上的“随手拍虚假医疗广告”活动已调动起民众的积极性,并初见成效,现在需要的是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对这些被曝光的虚假医药广告逐一核实、查处。邪恶盛行的唯一条件,是善良者的沉默。如果整个社会对虚假医药广告形成同仇敌忾的氛围,相信它们将无所遁形。▲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