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养生先养肾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来源:生命时报 时间:2013-04-27 15:29:19 热度:850

●南京鼓楼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万毅刚 ●博士 张慧兰

  中医所说的“肾”,范围很广。肾首先“主水”,即维持机体水液代谢平衡,这一功能与现代医学“肾脏”的排泄功能一致;其次,肾“藏精”,“精”包括脏腑的“精气”和生殖的精液,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最后,肾“生髓、充脑、化血”,即参与骨髓、脑髓、血液的生成和代谢。因此,中医称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
  金陵医派认为,养生保健以“养肾为先”。肾中精气的盛衰决定着机体的生、长、壮、老、死。很多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久治难愈的慢性病,都与肾气息息相关。临床研究表明,各类难治性慢性病的发生发展都与“肾虚”密切相关。因此,“养肾”是中医药治疗各类慢性病的基本大法。
  各类慢性病人群,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更年期女性,“肾虚”日渐明显。古人说,“年四十而阴气(肾精)自半”,就是这个道理。有的肾虚源于遗传基因,有的源于肾精自衰、邪毒犯肾、房劳伤肾或其他疾病的连累。慢性肾病人群为“养肾”的首要对象,老年人、亚健康者、早衰的女性、各种慢性病人、术后、产后、病后体虚者,也应早养肾、多养肾。
  肾阴虚的人,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男子遗精,妇女经少经闭或崩漏,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小便黄,大便干,应滋阴养肾。肾阳虚者,腰膝酸软且痛,畏寒肢冷,以下肢为重,头晕目眩,精神萎靡,面色淡白或黢黑,长期腹泻,下肢水肿,心悸咳喘,男性阳痿,妇女宫寒不孕,须温补肾阳。在用药方面,温肾阳可用肾气丸、右归丸,补肾阴可服六味地黄丸,滋阴降火用大补阴丸,滋阴壮水用左归丸。
  人的衰老与“肾虚”密切相关。许多养肾类中药,如杜仲、肉从蓉、枸杞子、五味子、人参、何首乌、鹿茸、淫羊藿、山茱萸、补骨脂等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可以抗衰老。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则是抗衰老的经典药物。
  肾主骨、生髓,若肾气不足,会发生肾质疏松。因此,治疗肾质疏松应以“养肾益精”为主,中药有菟丝子、何首乌、仙灵脾、熟地、骨碎补、杜仲、枸杞子、补骨脂、牛膝等。
  养肾对于性功能的益处众所周知。滋阴泻火药如黄精、枸杞子、女贞子、墨旱莲、生地、玄参、知母、龟板等,益肾填精药如山萸肉、芡实、金樱子、覆盆子、桑螵蛸等,经过合理配伍,对于治疗中老年男性的性功能减退大有裨益。此外,养肾还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