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医院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在线
接力守护 延续生命希望 收治地震伤员9854人次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04-22 06:30:47 热度:1024

本报记者 刘裕国 梁小琴 肖 遥 厉衍飞 郭舒然 周飞亚

  核心阅读
  确保早治疗,降低致残率:灾区现有9889名医务人员参与医疗救援工作,累计出动救护车辆4000余台(次);
  身体伤痛易治,疗伤也要疗心:10余名心理专家全面介入治疗,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安慰。
  
  4月21日,成都军区总医院传来好消息,怀孕14周的地震伤员杨蓉,被医院确认胎儿正常。与杨蓉一起被送到这家医院的母亲、妹妹,也都得到及时救治,一家平安。
  四川省卫生厅21日发布消息,截至4月21日21时30分,全省共收治地震伤员9854人次,已开展手术4363台(次),目前已治愈出院4230人。
  在灾区,无数人接力守护,尽力延续着生命的希望。
  4月21日17时30分许,两名来自芦山县太平镇的地震伤员,经空运抵达成都,随即被送往成都军区总医院。至此,成都军区总医院共收治38名地震伤员。
  成都军区总医院医务部副主任谭映军介绍,21日晚医院会同时开展6台手术。除一名怀孕41周的孕妇外,其余均是骨折伤员。
  同时,医院已着手为一名重伤员与解放军301医院开展远程会诊。这位重伤员名叫刘俊芬,87岁,左股骨折,已经送至重症监护室。
  从诊治情况看,多数病人是骨折,部分病人为复合伤、脑外伤,医护人员正在积极进行抢救。
  谭映军说,医院现阶段的目标主要是确保早治疗,降低致残率。
  21日19时,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部,救护车不断地将灾区伤员运送至急诊中心。经初步检查处理后,这些伤员将送往住院部。
  在急诊中心,记者遇见一位来自眉山市救援队的26岁小伙子。21日凌晨3时,他在芦山县思延乡搬运帐篷时,由于山区道路崎岖,加上夜间照明条件有限,不慎造成右髌骨骨折。医生检查后认为,不排除韧带撕裂可能。
  21日上午8时30分,四川省人民医院再次派出12人组成的应急医疗队乘直升机向龙门乡及宝兴县交通中断地区进发,10时45分,救援队从前方传来消息,飞机已在交通中断区域降落,具体地点为龙门乡一断路处。午后,交通中断处的被困伤员有望被送至安全区域抢救。
  截至4月21日12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已经收治了113位地震伤员。79个住院病人,危重病人10人,9人已经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尚未脱离生命危险,2人神志恍惚,处于极度危险中。
  四川省卫生厅通报,灾区现有9889名医务人员参与医疗救援工作,累计出动救护车辆4000余台(次)。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年龄最小的一位病人,是芦山县龙门乡的小朋友程筱,年仅5岁。地震时,程筱正在奶奶家睡觉,木架结构的老房子很快被震垮,她独自被埋了半个多小时,获救时已奄奄一息。
  经过抢救,小程筱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但身体的痛苦加上强烈的刺激,让她受到严重的心理创伤。她显得十分烦躁,经常失眠,在医生治疗时不断地乱动,有时还把头藏在被子里痛哭。怎么办?心理支持小组的专家让程筱的妈妈配合医护人员给女儿洗头,亲人的在场使程筱感到安心,终于从抗拒状态慢慢平静下来。
  据心身医学中心主任周波介绍,与汶川地震时相比,现在团队更有经验、做得更科学了。“在早期,他们最需要的只有安全感。”周波和他的团队就从这方面努力,尽量抚慰病人。
  此外,不少病人会因身体不适影响情绪,一些人还可能因为不了解病情而产生不必要的担忧甚至恐惧。
  “比如,很多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害怕瘫痪,就躺在床上不敢动,躺得太久,双脚都发麻了,身心都十分痛苦。”周波说,“我们就会给病人解释,他们并不是完全不能翻身的,告诉他们怎么做能够缓解不适,并且不会影响恢复。”
  身体病痛易治,心理创伤难愈。基于以往的抗震救灾经验,各家接收地震伤员的医院,都采取措施对伤员实施心理干预。
  四川省人民医院对大部分患者展开心理支持治疗,10余名心理专家全面介入治疗,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安慰。
  成都军区总医院也设立了“爱心病床”、“爱心病房”、“爱心病区”,并免费开通“亲情平安电话”。
  将心理治疗与身体治疗相结合,以关心和安慰让病人走出阴影;普及科学知识,解释清楚病情,让病人放下心理负担;不断的沟通交流,甚至帮助解决一些生活困难……
  所有的努力,只有一个企盼:让伤员早日摆脱地震带来的心理阴影,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