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02-07 12:54:01 热度:872
她来买香水、买名包、买珠宝,同样也会买奶粉
孙立极
临近春节,又听到香港、澳门出现奶粉“荒”。内地客到港澳抢购某婴儿配方奶粉,迫使香港特区政府不得不祭出“辣招”,包括限制每个成人最多带两罐奶粉出境等,以保证本地婴儿所需。更有港人在离深圳最近的地铁站打出“还我奶粉”的抗议招牌。
地球村时代,应该处变不惊——远有三聚氰胺未了余波,近有新西兰奶粉被曝含有双氰胺,内地妈妈一时无所适从,唯有求助于距离最近、信誉又一向不错的港澳市场。在内地,这部分消费者比例很小,但架不住13亿人的基数巨大。曾被投资者看好的内地庞大需求,如今反成了引起港澳妈妈恐慌的直接诱因。
无需讳言,这件事背后最该自省的就是内地乳制品企业。三鹿奶粉事件过去5年多了,没看到乳制品企业如何痛定思痛,重建消费者信心,反而不少内地大牌企业相继出现质量问题。让很多家庭宁可省吃俭用,舍近求远,买昂贵的进口奶粉,求孩子吃个放心。正是监管部门的不力和本土企业的不争气,导致内地消费者抢购进口奶粉,并累及港澳。
不过,港人“还我奶粉”的抗议未免过激。香港以“购物天堂”自矜,绝大部分商品零关税。既然如此,就应该预料得到,内地客到港买香水、买名包、买珠宝,同样也会买奶粉、买酱油。一个以自由经济闻名的地方,反对大量购买某商品,说匪夷所思也不为过。
我们不能责怪港人对内地客抢购奶粉的不满。奶粉风波以及内地孕妇到港生子等一系列问题,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内地与香港往来密切、逐渐融合的必然过程。这并不是冠冕堂皇的遁词,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签署已近10年。通过CEPA,香港受益于内地经济快速增长的东风,与此同时,不可避免地也要连带承受内地成长期的阵痛。比如酱油等日用品的抢购,是近年内地食品安全问题的风波延续;此次奶粉“荒”,也是内地消费者对奶粉信任危机的连带效应。
很遗憾,奶粉事件不会终结。不仅在于重建消费者信心非一日之功,还在于只要香港与内地存在差异,就会在交往中发生摩擦,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是我们始终要记得,一旦走过成长的烦恼,香港与内地融合的美好前景,值得我们经受一次又一次风波的考验。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4
2024-11-24
2024-11-23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