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黄开斌:建立在生物医学基础上的“健康观”是错误的

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3-02-03 16:29:53 热度:1070

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 黄开斌

  长期以来,我们的健康观是建立在医学科学防病治病的基础之上的。这是因为,近百年来由于“科学”的进步,尤其是抗生素的发明和手术的实现,使得一些菌毒性的外感性疾病、创伤疾病以及一些器质性病变得以比较干净彻底的消灭或有效的遏制,于是人们就完全信赖或是迷信上了“医学科学”的神威。也因此,人们就把人类的整个健康都寄托在医学科学的发展上;或者说,整个医学也完全拜倒在了科学的脚下。
  “科学”真的是成就了我们的健康吗?百余年来中西医学的“科学”之争为何绵延不断?当今全球性的医疗危机为什么得不到有效的化解?还有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医改”为何难以成功或是收效甚微?中西医学的科学结合为什么一直是结而无果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恐怕都是因为以“科学”为指针,以针对“疾病”的斗争而发生的。世界需要和平,不需要战争;同样,我们的机体内的世界也需要和谐,不需要针对疾病的抗争。这种只针对“疾病”抗争的医学科学模式给我们的机体带来的是更多的不和谐,有时甚至对我们自身的健康能力也是一种干预和削弱。所以说,科学旨在治病是没错的,但生物医学科学(西医)正是由于一味地以“科学”的强硬手段去抗击或控制疾病,在这样一场无休止的与疾病的抗争下才使得医疗危机、医改失败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
  百川多年来在对健康学的研究中,以“博纳百川、和合三元”的理念,“纳百川之识,究中西之辩,成一家之言”,并创造性的提出了“三元论”的哲学思想原则;用科学、理学和德学(或称科学、和学与神学)三大学说来分说世界上的一切文化知识和学问思想,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基元论来分述世界的万物、万象和万念等,以“形、气、神”来看待生命、健康和疾病。我国现在正提倡“科学发展观”,但同时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是要讲理性和法制的,即是“理学”或“和学”的范畴;而“精神文明”则是要讲“道德观”的,因为人以德为本,这也就是“德学”或“道德”的范畴。所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正好是“科学、理学和德学”三元齐备的整体文化或思想。遗憾的是:当今我们的科学发展很快并得到了加强,而精神文明建设(德学教育)却相对滞后和乏力。所以,人们的物质财富虽然是极大地丰富了,但精神生活却显得很空虚,因而,生活的幸福指数并不是很高。由此可见,科学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唯一正确的。
  我们当今的医学也受同样的问题困扰着,医学科学越来越发达,治病越来越快速和先进,但健康危机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反而越来越糟糕。其实,医学不仅仅只是科学,它还应有理学(和学)和德学(神学)的内涵。即:医学是医学科学(简称医科)——西医、医学理学(简称医理)——中医、医学德学(简称医德)——神医三者的共同体,三者缺一就是残缺的,健康就得不到完整的保障。再说,医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治病而治病,更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健康和长寿日益增长的需求。而生物医学科学旨在努力“找病治病”,似乎认为只要消灭了疾病就拥有了健康,这只能说是一个想当然的逻辑或强盗逻辑。科学虽然可以征服和消灭疾病,但是科学并不能完全成就我们的健康。因为,旨在针对“疾病”抗争的医学科学模式给我们的机体带来的是更多的不和谐,甚至有时它在消灭疾病的同时,对我们自身的健康能力也是一种削弱。其实,自身的健康能力才是我们战胜任何疾病的法宝。所有疾病的治疗过程或转归,都是建立在人体自身健康能力(包括自组织能力、自抗病能力、自平衡能力、自修复能力等)的基础上。离开了人体自身的健康能力,任何外在的治疗手段都不会产生效果。这也正是中医“扶正祛邪”、“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的基本法则,就是对人体自我健康能力的信任和尊重。而这并非是讲什么科学,而是讲“以和为贵”、“以平为期”的和学或理学。健康学不是科学,它就是以“平衡为期”的和学或理学。
  由此我们认为,建立在生物医学科学基础上的健康观念是有局限性,甚至是错误的,用医疗卫生事业来主导人类的整个健康大业也是荒谬的;或者说,医疗卫生独撑不了整个健康大业。我们的健康大业应该是由医德厚生事业、保健养生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且应以保健养生事业为主导。其中,医学科学旨在构筑医疗卫生这一健康保护体系;医学理学则是创建和完善保健养生这样一个健康建设体系;医学德学则是掌控优生优育、修性养性厚生这一健康促进体系。同时,整个健康保障体系还包括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环境保护监管体系、检疫检验防疫体系以及健康测量评价体系和健康管理信息服务体系等。所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只能是解决医疗卫生体系内的一些矛盾或问题,要想解决人们对健康日益增长需求以及当前的医疗危机、健康危机问题,那就得放眼“大医改”,另求医改方案了。
  所以,我们的医改就是要从思路方向上改、要从健康的角度或立场去改,从大处着眼去改,这种大医改要求我们以未来“大医学观”建立“大健康观”。我们的“大健康观”应是以医德厚生为基础,以保健养生为主体,以医疗卫生为保障的健康新模式,即:我们应该以医德厚生、保健养生和医疗卫生这“三生”共同构筑起人类的健康大业,这才是正途。总之,我们的“医改”首先必须转变思想,也就是要先解放思想,从全民健康教育入手,改变人们已有的医疗健康观念和对待疾病的敌对态度,树立善待疾病,建设健康,和谐生命的大健康观和大医学的整体思想。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