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3-01-25 23:09:09 热度:997
——安徽省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工作纪实
□ 张毅 安徽省霍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安徽省霍山县是全国中医药试点县,全省中药材生产重点基地县。近年来,该县立足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中国石斛之乡,大力发展“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等品牌战略,实现了中药材产业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产业得发展的显著成效。
霍山县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生态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素有“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的美誉。全县现有1735种中药材,种植的道地中药材有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天麻、杜仲、灵芝、茯苓等近百个品种,野生收购品种有断血流、葛根、枣皮、虎杖、皖贝母、苦参等几百个品种。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2多万亩,其中被誉为中华仙草的霍山石斛种植面积达到1600多亩,灵芝10055亩、百合50260余亩、等年产各类药材约1000万公斤,年野生药材收购近800万公斤,年产值约2.7亿元。全县中药材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生产加工企业年生产总值达2.6亿元,利税6500多万元。灵猫、獐子等动物养殖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百亩以上基地共计42个,其中连片千亩基地达5个。
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科学合理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早在全县第八个五年计划中,该县就将中药材生产列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后在农业区划,农业发展规划,农业产业化布局等规划中都突出了中药材生产的地位和重要性。近年来县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工作意见中,加大了对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的品牌战略,硬化了科技、信息、服务、经费投入等方面发展措施,夯实了中药材产业化的基础。如霍山石斛形成产业化就是一个最典型事例:2003年前,全县霍山石斛仅长冲基地的1500平方米,当时县人大代表提出要拯救霍山石斛并建立基地的议案。县政府十分重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在太平畈乡由县长亲自主持召开了由科技、医药、财政、乡镇负责同志及种植大户参加的现场办公会,会议解决三个问题,原县医药公司石斛基地的产权划归有种植经验的能手所有;成立以种植大户何云峙为首的石斛生产公司;县财政拨出200万元专项用于补助新增种植户石斛种苗的经费。从此农户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太平畈乡霍山石斛生产飞速发展,目前石斛基地面积发展到54000平方米,持之以恒的政策扶持,使霍山石斛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加强基地建设,实现规模种植
近年来,该县十分注重中药材生产由分散种植向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转变。通过政策引导,资金和技术扶持,培育和壮大中药材种植大宗品种、龙头大户,在此基础上,开展市场信息引导,加强技术人员培训。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指导中药材种植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中药材基地不断壮大。如:霍山石斛基地以安徽圣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冲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五峰山石斛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120多户发展石斛生产,已由2001年全县不足1000平方米,扩大到目前的1600多亩,价值近亿元;漫水河百合开发有限公司,以上海江桥农贸市场为依托组织漫水河镇1200个农户种植百合,已由1998年1500亩发展目前跨湖北英山、安庆岳西租地种植总面积50000亩,年产值逾亿元。此外在销售大户(销售公司)带动下,每年组织药农生产天麻400吨,茯苓800多吨,枣皮600多吨。全县有年经营额100万以上药材经营大户80余户。
突出市场导向,建立产销机制
中药材生产对市场的敏感度十分强烈。比如山茱萸近十年中最高价格达到140元/公斤,最低价格10元/公斤,因此中药材市场的“晴雨表”左右中药材生产结构的调整。如何抓住市场,促进中药材更快更好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我县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探索。漫水河百合基地的壮大也是很典型事例。药百合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品种,如何发挥百合药食两用的功能,是一个值得深思问题。2000年该县的县乡两级政府通过对上海江桥农贸批发市场的调查发现,上海人早餐习惯食百合粥,而且仅江桥市场每年需鲜百合就将近2万吨。根据这个调查结果,县乡两级政府组织种植户成立百合生产产业协会,协会提供种子、包装、运销等服务,实行“订单农业”组织生产。这样彻底解决了困挠药农多年的好种不好销的难题,生产迅速发展。目前每年供应上海江桥市场鲜百合8000吨,占该市场份额近一半。对于适宜药用的百合我们作为中药材销售,药食两用百合基地就这样发展起来。
发展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发展
该县从中药材生产到加工,销售已形成一条龙系列开发格局。已建立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有以漫水河镇为中心的百合生产基地;以太平乡长冲为中心的石斛基地;以县西南山区为中心的山茱萸、杜仲、天麻、茯苓生产基地;以及衡山镇特种动物养殖基地。生产企业有杭州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及东方灵芝宝药业有限公司;其中杭州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品种有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断血流片,缘其卓越的品质和显著的疗效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年产量达10.8吨,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国家中药三类新药回音必牌麦当乳通颗粒,是国家重点新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同时麦当乳颗粒的制备方法如催乳作用获国家发明专利。安徽衡济堂灵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发展我县道地药材霍山灵芝(赤芝),发展项目分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为8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项目生产车间,总建筑面积56000平方米,建设年产灵芝保健片剂400吨,年产灵芝代茶饮片600吨,年产灵芝孢子粉胶囊20吨,生产线各两条。二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设世界一流的灵芝生产工艺流水线和研发中心。三期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000平方米,建设国家级独特造型的灵芝展馆。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了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6000万元,年均销售税收2340万元,年均税后利润8377万元。安徽中升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规划建设年产石斛保健品浸膏1000公斤、颗粒2500万袋、口服液1亿瓶的生产基地,预计建成投产后、销售收入将达到15~20亿元。
其中以漫水河镇、太平畈乡为集散地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以霍山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饮片销售网络。这些龙头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对组织药农生产,调整品种结构,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悉,该县重点和大宗中药材已形成产业化生产经营,产业链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加强领导有序推进中药材产业化
霍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产业发展,在征求县农委、发改委、林业局、科技局等部门和16个乡镇政府的意见后在政府43次常务会上通过并出台了《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力增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发展目标;以加快推进中药材基地规模化建设、重点扶持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深入推进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积极发展中药材中介服务组织、强力推进“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等特色品牌化建设、坚持资源科学有序开发作为重点工作;并建立霍山县中药材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农委、科技、林业、税务、金融、供电、扶贫办、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制定中药材产业化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研究解决全县中药材产业化工作相关问题,通报中药材产业化工作进展情况。制定了中药材发展目标,加大中药材扶植力度,全面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服务,中药材产业化得到巩固和发展。
加大资金扶持,实现科技创新
中药材的生产要注重投入,投入是动力是源泉,投入的重点是资金和技术。在资金投入方面,自2008年以来,该县从政府财政资金、中荷项目、皖西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扶贫、以工代赈等项目资金中累计投入中药材生产资金12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中药材生产。在科技引进方面,该县地理环境适合茯苓生长,但产量小,县政府先从中国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引进茯苓菌种,用于“菌引”生产,后又分别从上海农科院、华中农学院引进菌种,并派人赴外地参观学习,结合县内自然特点,培育出“5·78”优良茯苓菌种,产量增加1~2倍,成本降低66%,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霍山石斛野生改家种技术难度较大,县政府与安农大、安徽中医学院等单位合作进行研究,取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彻底解决了石斛种植的技术瓶颈。天麻种植中,该县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引进专利菌种,单产量增加了1.5倍,在效益增加的同时扩大了种植面积。在加大技术培训方面,每年县药监局、县农委、科技局、库区办等部门按照县中药材产业化联席会议工作要求,组织对药农进行培训。同时,发挥中药人材培训基地的作用,近20年里,该县大别山中药技术学校共培养中药材专业人才近3000人。通过培训使药农掌握了药材种植技术,提高了产量。由于散布全县16个乡镇3000多名中药材专业人材的指导,中药材生产技术问题基本能够解决。
发展名优品牌,抵御市场风险
霍山县的名优、地道中药材自古流传于各大中药材市场,如:河北安国,广州清平、江西樟树、河南百泉、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都十分青睐该县地道药材霍山石斛、天麻、茯苓等,同时该县境内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断血流、灵芝胶囊在市场上也有很高知名度。做好中药材品牌这篇文章也可以说就是做市场。近年来,该地区围绕中药材品牌做工作,于2001年“漫水河牌”百合成为注册商标,2005年“漫水河牌百合”又通过国家绿色产品认证。2003年注册了“铜锣寨牌”百合粉商标。2005年申请“何云峙牌”霍山石斛注册商标。2009年“霍山石斛”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最新一批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地方特产中,我县霍山灵芝榜上有名,成为继该县“霍山石斛”、“漫水河牌百合”后第5个获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通过中药材品牌的打造,大大提高了这几个品种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有效地抵御了中药材生产的风险,促进中药材产业化更好、更快、更稳地发展。
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针对该县当前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下一步该县将认真贯彻《霍山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意见》(霍政〔2011〕114号),结合实际,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探索推行GAP种植,打造中药材名优品牌,到2015年,努力实现中药材产值达6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6万亩,建成千亩以上基地10个,GAP规范化种植基地面积4万亩,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该县重要支柱产业。
一是加快推进中药材基地规模化建设。突出抓好以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为主导的现代种植基地,充分发挥漫水河百合、太平畈乡石斛种植基地的示范点效应,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规模化种植。鼓励中药材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中药材原料基地,引导企业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推动实施GAP或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的基地建设。
二是重点扶持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实施“振兴皖药行动计划”中的“中药材提速增效工程”,引导、支持、推进回音必集团安徽制药、安徽衡济堂灵芝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圣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霍山石斛产业园、安徽中升科技有限公司等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为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三是保障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建立中药材种植养殖风险机制。为成长性好、社会效益明显的龙头企业和带动基地农户500户以上的项目建设及中药材收购提供信贷资金支持。积极争取省级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展的资金,对中药材重点发展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倾斜。鼓励保险机构到各乡镇开展业务,开展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增加百合、黄精、断血流等特色农业保险品种。
四是深入推进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完善中药材市场管理体系,逐步改善市场环境,加强软硬件建设,帮助龙头企业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开展合作,鼓励外地同行业相关企业以参股、控股等方式,联合、兼并、重组县内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是强力推进品牌化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切实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品牌保护意识、争创名牌产品,开展中药材品牌和品种的市场打假行动,做强做响“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等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特色品牌,选择优势中药材品种,围绕市场搞加工,围绕加工建基地,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中药材,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的数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逐步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形成“特色+规模+档次”的经营格局。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1
2024-11-19
2024-11-02
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