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黄开斌:深化完新医改 该考虑大医改

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3-01-24 23:25:56 热度:889

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 黄开斌

  医改已是三番五次的试过了各种方案,新医改方案的最后一年已都过去了,这些方案到底解决了多少问题?我个人认为:30年来的医改探索与实践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成效的,一次次的新医改方案也从一定的程度上可能会解决一些问题。但是,还是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健康危机。原因是我们的医改一直只是停留在医疗卫生体制里改改而已,而在整个大的战略思路和医学发展的大格局上似乎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要改改;把疾病当成敌人进行抗争的理念也永远没变。也就是说,已经深化完了的“新医改”,其结果并没有多大的根本性改观。因为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健康问题和对健康的需求。还有一点就是新医改虽然已提出了医疗应回归公益,但事实上市场化和民营化依然存在,它使得问题和矛盾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新医改提出:为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就必须“深化医药(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可问题是:是不是只有靠加强“防病治病”的医疗卫生手段来保障和提高人们的健康呢?而实际是:现行的医学、医院、医药或卫生等“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理念对于保障或保卫人们的健康尚且还行,但是要做到提高人们的健康就显得力不从心或者说基本上做不到了。换句话说:要保住健康和生命,通过防病治病或是消除疾病是勉强可以做得到的;但要提高自身的“健康”或增进健康能力靠防病治病或消灭“疾病”这一条“卫生”的途径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不能只知道有医疗卫生的概念,只知道用“防病治病”或“卫生”的方式来捍卫我们的“健康”,而忽视了用“保健强健”或“养生”的方式来帮助我们的健康、建设我们的健康、促进我们的健康。应该说后者才是真正能够提高我们自身的“健康能力”和“健康水平”的最佳方式和方法。
  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十多年来的研究认为:“疾病是一种感觉,健康是一种状态,生命是一种过程”。 故此,我们进一步认为:“生命基于和谐、健康源于保养、疾病在于调解”。所以,我们的健康之路应该是“理解善待疾病、建设促进健康、和谐成就生命”的这样一种理念或准则。可见,长期以来我们的这种与疾病作斗争和抗争的“医疗卫生”模式是一种不和谐的方式,它给我们机体带来的不是福音,而是灾难。也因此,生物医学和医改离“健康”的目标是越来越远了。所以,我们也一直在质疑“医改的战略思路”和“医学的发展方向”是否正确?而最终发现我们的医改乃至整个世界的医改似乎总是只在想把这种“疾病医学”模式进行不断地改革或改良而已,而其“与疾病作斗争”的战略思想却从来没有改变过,即以“防病治病”来达到保卫“健康”的这种指导思想或思路似乎永远都没有变。生物医学、医疗、医药、医院和卫生可以通过不断地变革或革新来提高对疾病的防御或治愈能力,但是它对于健康的贡献率只有8%,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早已指出的!即便是再怎么先进、再怎么能抗病也只有8%的贡献率。可想而知,那90%以上的机会或有效空间就在治病以外了,比如:保健强健养生,修心养性厚生等等这些可能更有助于健康的获得和提升却被忽视了。如此看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没有太大的贡献和意义!
  由此可知:健康不能只停留在防病治病这一对抗模式上去获得,生命也需要在和谐的环境下才能健康长寿;健康主要依靠的是每个人自身所拥有的抗御病邪的能力和调节平衡能力(即正气),以及其不间断的保健养护过程(当然,“健康”它包括哪些要素?获得健康的主要途径到底是哪些?怎样的方式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建设好我们的健康和提升我们的健康能力?这是我们健康学应该着力去探究和发展的)。医院、医药和医生只能是外在的帮衬力量或干预疾病而已。因此,把人类的健康完全寄托在医院、医药和医生所做的医疗过程上是不太妥当的。我们30多年来的医改以及新医改都只在医疗卫生体制上去改、去优化,其结果只能是有限的或暂时的,对于健康的本身都是无济于事,甚至是有害的。
  故此,我个人认为:医改首先必须转变思想,转变长期以来“与疾病作斗争”的战略思想;同时,还应调整方向,并从大处着眼,从更大的范围去探寻另外的更全面、更符合健康之道的“医改”。即:着眼于“大医学模式、大医事管理和大健康模式”的改革上,这也就是我想请大家考虑的“大医改”了(具体的大医改内涵后面会有详述)。只有这样的“大医改”才有可能真正化解这场全球性的医疗危机,才能真正跳出医改的困局。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