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3-01-24 22:38:48 热度:1186
本报记者 方敏
记者:目前哪些人比较重视自己的健康情况,哪些不太重视呢?
韩: 重视健康的,多是自己或周围有人生过大病。另一些不重视的就是年轻人,觉得有消耗的资本。其心态是不知自己身体状况就说明挺好的;一旦知道了,压力就很大。
记者:造成有病不治的原因主要是什么呢?
韩:多是健康意识的淡薄。意识不改变,“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就会经常发生。的确,小的身体问题转化为重症的几率很小,但并不代表就不可能。
记者: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改善呢?
韩:首先应该做好健康教育。现在还有很多人的健康意识、生命意识没有养成。一个人突然改变生活习惯很难。健康教育应从小抓起;其次国家应该建立私人医生制度。很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较健全的私人医生制度。不论身体出什么状况,打个电话咨询一下就可以知道严重与否,避免了医院人多、挂号难等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最后要做好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和疾病预防应该是两个不同的服务体系。在注重疾病治疗的同时,也应提高生命意识,做好疾病预防。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2
202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