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健康之窗 时间:2013-01-24 01:07:26 热度:1789
黄开斌院长
黄开斌,百川健康科学研究院院长,世界脊柱健康联盟秘书长,健康问题及健康学独立研究学者。学过中医和西医,也从过医,搞过教学,并长期从事健康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组织学术活动……。20世纪末开始研究信息学,21世纪初又开始涉猎儒、佛、道学等中国传统文化;以“纳百川之识,究中西之辨”的胸襟,行“独立之研究,自由之思考”的精神,初步完成了对健康学的总体构想和理论体系的奠定,遂成一家之言。
自2004年始作《三元论》哲学思想或思维模式;立《健康新主张》(健康学思想);倡《大医改建言书》;力主重建《大医学模式》及“大健康保障”体系;现致力于《正识中医》、《批评西医》和《唤回巫医》的编撰;创《脊柱医学》、《脏腑医学》和《信息医学》(或灵性医学)新学科,将脊柱医学作为大医学的范式已基本完成;成功策划组织了八届中华脊柱健康(医学)论坛,组织编撰并逐步完善了《全民脊柱健康事业研究报告》(白皮书),发起并推动了“世界脊柱健康联盟”的成立,长期参与组织“脊柱健康工程”等活动。其健康学的“激活论”、“调衡论”、“适应论”和“强健论”及其对人类医学和整个健康行业的全新解读,必将独辟蹊径的引领一条人类未来健康发展之路。
黄开斌和他的健康新主张:保护健康、建设健康和促进健康
与黄开斌院长认识是在第八届世界脊柱健康论坛会举行之前,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健康”而走到了一起。在与黄院长的交谈中,其海纳百川,广集思路,自己建设好自己,不排斥异已的思想让我非常认同。
在健康这个领域,每个学科由于研究的人不同,实验对象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都有其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民间专科医生,他们不是科班出生,没有进过高等医学院校,凭借祖传,经过几十年乃至几百年的经验积累,证实其理论有独到之处,能治疗某种疾病而被人们认可的医术和医技或者是经验方。我们不能只说自己好而别人一无是处。好比中医和西医,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各有利弊。为什么有中西医之争,其原因就是没有摆正好态度,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允许别人的存在,才能百花齐放,只有这样才能正直了解到医学的奥妙!而黄院长的百川健康研究院正是这样的一个机构。
黄院长认为,医改不能成功的真正原因不是政府投入不足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医疗问题太过复杂,而是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出现了问题。即:整个医学掉进一个“疾病学”的狭小圈子里,进而长期停留在防病治病这个医疗卫生的斗争理念当中,并把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全都投在了与疾病的抗争上。
百川十多年来的“健康学”研究发现:生物医学(也包括现代中医)以防病治病为医学的大方向是错的。因为,防病治病对健康的贡献率只有8%。而保健强健——即保护健康、建设健康和促进健康才应该是医学的主要目标和方向。如果大方向错了,那离健康的目标就会越来越远。所以,我们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还得抬头看路。
医改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实也不难,只要退一步就会“海阔天空”。即:停止“与疾病作无休止的抗争”,转而把重心放到健康的本身上,通过“建设健康”去解决问题;同时,换一种思路也就“柳暗花明”,即:不只是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而是着眼于大医学模式、大健康保障体系和大部制管理上的改革,此乃“大医改”也。
黄院长提出“大医改”主要有三个大的转变:第一,医学模式及其目标方向的转变——医学革命;第二,医改战略思想及全民健康观念的转变;第三,大医事管理机构和大健康保障体系的转变。
为了让更多的健康同仁都来了解大健康,关心医改,大众健康之窗网将陆续刊登黄开斌院长有关大健康和医改方面的研究报告。(子 然)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9
2025-04-15
2025-04-05
2025-03-28
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