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11-21 00:00:14 热度:758
炎症是机体针对感染的重要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脏器损伤,这也是自体免疫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的原因之一。日本一项新研究揭示了机体调节炎症反应强度的分子机理,不仅将有益于研究炎症性疾病的机理,还将有助于开发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
炎症常伴随着嗜中性粒细胞向局部组织浸润,但目前这种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大阪大学免疫学前沿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嗜中性粒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PILRα的蛋白质表达强烈,为了研究这种蛋白质的功能,他们培育了一批不能合成这种蛋白质的实验鼠。分析表明,发生炎症的时候,PILRα会抑制另一种起细胞黏着作用的蛋白质——整联蛋白,使其不能活跃,进而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浸润,避免发生过度炎症反应。
研究人员表示,今后如研发出促进PILRα蛋白质功能的药物,就能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反之,如研发出阻断PILRα蛋白质功能的药物,就能有效诱导免疫应答,有助于研制疫苗等。这一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自然—免疫学》杂志网络版上。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9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8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