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清热解毒用黄藤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2-09-24 11:32:35 热度:1208

□ 洪文旭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黄藤又名土黄连、黄连藤、伸筋藤、大黄藤。因其藤茎均呈黄色而得名。为防己科植物藤黄连的藤茎。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石壁上,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及香港等地,云南西双版纳有栽培。秋后采收,洗净,切段,晒干。药材茎呈圆柱形,梢弯曲,外表土灰色,节微隆起,横切面木栓层较根部稍厚,皮层及韧皮部黄色,气微,味微苦。以条大、色黄、断面有菊花纹、味苦者为佳。炮制用清水浸润,切片,晒干。
  现代研究认为黄藤根和茎含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黄藤素甲和乙、黄藤内酯、甾醇、小檗碱;树皮及木部亦含有小檗碱;叶中含生物碱甚微。药理证实有抗炎、镇痛、抗真菌(白色念珠菌、柯氏表皮癣菌等)作用。
  黄藤最早载于《本草纲目》:“治饮食中毒,利小便,煮汁频服。”此后本草亦有论述。《陆川本草》云:“泻热解毒,通便,去水毒,消肿。”《广西中草药》云:“清心火,利小便。治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肺结核,疮疖,汤火伤;可预防流脑。”其性味甘苦,寒,有毒。功能清热解毒,利尿通便。主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等。凡体质虚寒者、孕妇忌用。用法:内服煎汤,6~12克;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临床报道预防流脑可用黄藤500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30分钟,每次15毫升,日服3次,亦可滴鼻、喷喉,或用于咽喉炎、鼻窦炎等;黄藤素制成片剂,每片100毫克,每次2片,日服3次,可用于妇科炎症、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菌痢肠炎、外科感染等。
  常用验方:治传染性肝炎:黄藤30克,酸浆草15克,水煎服,或煮猪骨、鸡肉服。治霉菌性阴道炎:黄藤制成胶囊,每粒50毫克,每日1粒,纳入阴道内。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