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11-06 22:48:39 热度:38 播放
新华社海口11月6日电(记者陈凯姿)“膝盖一到秋冬就跟天气预报似的,准时疼”“夏天还能跳广场舞,现在走两步都费劲”……膝骨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关节疾病,每到低温季节,更是让人苦不堪言,给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膝盖疼,真是“冻”出来的吗?
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关节外科主任贾丙申认为,膝骨关节炎发作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主要有三个“幕后推手”:
血管收缩,关节“营养通道”被堵。当气温降低时,膝关节周围的小血管会自动收缩,让关节的血液供应减少30%以上,造成局部供血、供氧不足,产生疼痛。
肌肉“偷懒”,关节“保护罩”松弛。膝关节的稳定靠周围肌肉充当“天然护具”。低温会使肌肉僵硬、张力下降,进而导致关节面受力不均,让软骨更容易“硬碰硬”,疼痛自然就来了。加上天气变凉,很多人不想动,肌肉会变得更弱,从而加重疼痛。
摩擦增强,关节“润滑液”减少。低温会直接刺激滑膜,使滑液分泌减少,增大关节摩擦力,尤其是突然“由静到动”,膝关节干涩或酸胀感更加明显。
低温还会让膝关节周围的神经末梢更加敏感,即使是轻微刺激,也可能引发明显的疼痛感。
贾丙申表示,膝骨关节炎的发生不是“突然降临”的,而是“长期磨损+低温诱发”的结果。寒冷季节要护好膝关节,保暖、运动、营养“三大件”缺一不可。
保暖要精准,别让膝盖“受冻”。当然衣物也不是越厚越好,而是要做到“重点覆盖”。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和脚踝的血液循环,直接影响膝关节的温度,冬季可以穿长款外套护住大腿前侧,穿厚袜子包裹脚踝。
少久坐多运动,让肌肉“撑住”膝盖。可以选择温和有氧运动,比如恒温游泳、平路散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不让膝盖承受过大压力。中老年人尤其要重视肌肉力量训练,常做直腿抬高和缓慢屈伸动作,以防止关节僵硬。膝关节疼痛时,一定要避免爬山、深蹲、跳绳等负重冲击类和突然发力类活动,以免诱发急性炎症。
吃对营养,给关节“补”够能量。蛋白质是软骨和肌肉的“原材料”;钙和维生素D能预防骨质疏松;深海鱼中的一些脂肪酸可减轻关节炎症。在有条件的前提下,这些都需要合理补充。此外,控制体重减少膝盖受力,也是护膝的关键。
“很多人觉得膝盖疼忍忍就过去了,这是最大的误区。”贾丙申提示,当膝盖肿成“馒头”、关节“卡壳”、腿“变歪”,尤其是从“走路疼”变成“休息也疼”,甚至吃止痛药也不管用,说明炎症已经很严重了,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责任编辑:秋彤)
2025-11-06
2025-11-06
2025-11-02
2025-11-01
2025-11-01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