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健康守护更智慧!我国全面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11-04 23:53:31  热度:54 播放

  当人工智能遇上医疗卫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1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个部门公布《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这份文件不仅是一张技术落地的“施工图”,更是一份写满温情的“健康承诺”。

  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意见勾勒出我国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时间表”——

  到2027年,建立一批卫生健康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和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临床专病专科垂直大模型和智能体应用,基层诊疗智能辅助、临床专科专病诊疗智能辅助决策和患者就诊智能服务在医疗卫生机构广泛应用;

  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实现二级以上医院普遍开展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诊疗智能辅助决策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完善,建成一批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将深度融入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等全链条健康服务。

  场景落地,惠及多方。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画面,将有望逐渐融入我国医疗卫生日常——

  社区医生打开智能诊疗系统,屏幕那端,人工智能已根据居民健康档案自动推送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提醒和饮食建议;搭载人工智能算法的影像设备精准识别CT图像中的微小病灶,提示医生关注;年轻妈妈通过手机上的中医智能舌诊小程序,为孩子进行体质辨识……

  针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人工智能有望成为医生的“得力助手”——

  建立基层智能辅助诊疗应用,向基层医生提供辅助诊疗、处方审核、随访管理、中医诊疗等智能应用,提升基层全科辅助诊断、疾病鉴别诊断、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等服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将实现从单病种向单个器官多病种发展,提高影像诊断效率和报告质量。

  化解就医流程中的“堵点”“痛点”,一系列暖心举措“正在路上”——

  精准预约分诊导诊、智能预问诊、云陪诊、智能随访……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患者将从诊前、诊中到诊后,享受全流程的智能服务。

  推广床旁智能设备,开展病情监测预警、床旁智能护理等服务;推动检查检验结果跨区域、跨机构互认共享;推广移动支付、医保一站式结算、商业保险快速理赔、满意度调查、院后管理等智能服务……这些举措将着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璀璨瑰宝,也将迎来智能化升级。比如,构建中医临床专病知识库、临床用药知识库,支撑建设中医药诊疗大模型;鼓励中药研发机构和种植、生产企业构建中药材全流程追溯系统,实现中药种植、加工、使用的全流程智能管理;鼓励各地研发中医智能诊断设备,实现“四诊”信息定量化采集和分析等。

  安全与规范是人工智能医疗发展的生命线。

  优化行业管理和审核体系,创新监管方式和预警机制,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意见专章明确“规范安全监管”要求,确保人工智能发展安全、可靠、可控。

  在这场关乎亿万人民健康的智能革命中,中国正以清晰的路线图、系统的政策支持和坚定的创新步伐,迈向一个更加智慧、更加普惠、更加安全的医疗未来。(记者:李恒)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