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让医疗资源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10-09 20:15:12  热度:54 播放

  在内蒙古太仆寺旗,一名年迈的牧民膝关节磨损严重。由于最近的医院也离家数十里,他每一次外出就医都是趟艰难旅程。幸运的是,去年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巡回医疗队来到旗里,不仅为他检查治疗,而且教会他日常护理知识和技巧。巡回医疗队用脚步丈量草原的宽广,实地入户解决农牧民健康问题,写下惠民便民的温暖篇章。

  不久前,《关于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通知》发布,将巡回医疗的做法经验制度化,并实现常态化巡回医疗在资源薄弱县全覆盖。这将为基层群众带来更多医疗资源和健康福祉。

  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一直是医改的重点任务。在偏远地区、脱贫县、革命老区,医疗资源仍旧薄弱,需要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聚焦疾病诊疗、远程医疗、专科建设、医院管理等重点工作,可以覆盖所有医疗资源薄弱地区,是全方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有效路径。

  “十四五”时期,我国探索出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医联体等改革成果,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全国范围内医疗资源布局不断趋向合理,形成了宝贵的改革经验。

  发挥制度优势,以“高地”带“洼地”,可以推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十四五”时期,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新增布局114个,总数达到125个,基本覆盖医疗资源薄弱省份,有效提升了区域重点专科疑难重症诊疗能力。通过人才培养、技术输出、学科共建等方式,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不断提升中西部地区医疗水平,减少患者跨区域就医负担的同时,也能提高整个区域的医疗水平。

  优质资源下沉,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关键。在农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县乡村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实现“一般病不出县”;在城市,社区医院成为防治“小病”、“慢病”、季节性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家庭医生为患者建立长期的健康档案,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基层医疗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夯实基层医疗,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有坚实基础。

  数字技术等信息科技,突破空间限制,为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带来更多可能性。有了技术赋能,北京的专家远程操控手术机器人,即可实时给西藏的患者实施恶性肿瘤切除手术;通过远程会诊,专家团队在杭州可以对新疆的患者进行多学科会诊;通过互联网医院,偏远地区的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复诊……优质医疗资源插上数字化的翅膀,“飞”到了基层群众身边。未来,新技术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将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区域均衡布局。

  看病就医是民生要事。随着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的建立,我国将统筹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的作用,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到资源薄弱地区和基层,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申少铁)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