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老人孩子的看护有了新选择”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10-07 23:00:54  热度:49 播放

  八月十五中秋节,午后树影洒落在辽宁沈阳市皇姑区牡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63岁的居民吴云牵着10岁的孙子马梓豪来到这里。

  “奶奶,今天老师要带我们做月饼、做花灯。”马梓豪向幸福教育课堂跑去,吴云则转身走进旁边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室内,吴云戴上脑力测试设备,坐在电脑前逐题作答。

  “这是社区联合专业团队打造的‘珠算启智·健康银龄’活动。”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后续将开设珠心算课程,帮助老年人锻炼脑力。

  老人和小孩是社区最常住的居民,“一老一幼”是大多数家庭的主要关切。2022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牡丹社区,在同大家谈起“一老一幼”问题时,总书记强调:“要抓好老龄事业、老龄产业,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孩子们现在都是宝,要加强对下一代的养育、培养,确保身心健康”。

  牡丹社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60多栋老楼里住着3000多户居民。养老、带娃等难题一度困扰着大伙。“以前,社区活动空间有限,孩子们没地去,老人们也闷得慌。”吴云回忆。

  近年来,牡丹社区将废弃锅炉房拆改翻新,建起党群服务中心,推动“一老一幼”服务向“精”向“细”升级。

  如何实现家门口的“老有所养”?

  “社区开办了幸福长者食堂,还有日间照料室、康复理疗室。”王晖介绍,社区养老服务进一步向“品质提升”迈进,例如为孤寡老人配备智能手环,一旦健康数据出现异常,社区能够第一时间响应;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兴趣社交活动,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乐”。

  如何推进社区里的“幼有所育”?

  从最初的课后托管,幸福教育课堂逐步拓展到寒暑假全天候服务,课程体系也不断完善——新增的传统文化课、非遗手工课等很受孩子欢迎。社区还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科普讲座。

  牡丹社区5年来的变化,正是高质量发展惠及民生的生动缩影。“老人孩子的看护有了新选择。”王晖说。

  夕阳照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食堂里,老人们坐在餐桌旁,笑声阵阵;二楼的课堂里,传来孩子们踊跃的讨论声。回家的路上,马梓豪说要把自己做的第一个花灯送给奶奶,吴云听着,脚步愈发轻快。(记者 辛 阳)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