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科普
小满时节湿热盛 养生“有度”别太“满”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05-20 22:47:39 热度:37

  5月21日为小满节气,此时江河渐满,万物生长。小满时节如何养生?中医专家建议,养生“小得盈满”即可,运动、饮食、睡眠等应讲究“有度”,不宜太“满”。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随着小满节气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增多,湿热气候明显。在运动方面,适当出汗有降低体温、排出湿气的作用,但汗出过度会使气随汗泄,耗损人体元气。因此,夏季运动须把握好尺度,不宜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下锻炼,运动强度也不宜过大,以运动后身体不感明显疲乏为度。

  “入夏后,人的体力消耗大,进食量增多,易导致积食,饮食宜七分饱。”郭斌认为,此时应主要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尽量避免吃甜、凉、油腻的食物,同时推荐喝一些健脾祛湿茶,如荷叶、冬瓜、茯苓、泽泻、陈皮、白术一起包成茶包煮水。“进补方面,夏天应以温通为主,而非温补。”郭斌指出,此时气温渐高,人体阳气随之隆盛,应不吃或少吃性温性热的食物,如鸽肉、鹿肉、鳝鱼、榴莲、荔枝等。

  睡眠方面,小满节气白昼增长,人的睡眠也要适当减少。《黄帝内经》中记载:“夏三月……夜卧早起。”因此,要及时调整作息。稍迟入睡,即晚上10点半到11点半间入睡,春夏养阳,晚上9点前入睡不利于阳气的滋养;较早起床,即早晨5点半到6点半间起床,与日出同步。成年人每天保证7小时高质量睡眠即可,午饭后半小时可以进行短时间的午休。

  专家指出,小满时期湿热之气交结,易导致脾胃之气不足,即脾胃运化功能减弱。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脾”,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好,才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郭斌建议,可通过中药、针灸、代茶饮、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来祛湿健脾。

  专家建议,还可按揉这些穴位,如主治宁心、安神、除烦等的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健脾化浊利湿的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强化脾阳、通调气血的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等,以健脾祛湿、宁心安神。(记者马丽娟、唐紫宸)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银发经济办公室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