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特色健身拳 打出精气神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5-04-22 18:54:36 热度:40

甘肃平凉传承发扬崆峒武术文化——

  清晨,布谷鸟的叫声回荡在崆峒山间,阳光穿过林间薄雾。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崆峒派武术的代表性传承人陈虎练完早课,从南台赶往中台,又和同事们一起,穿上武术练功服,托起掌心、屈肘向外……大家摆好崆峒武术养生拳的阵势,准备为待会儿上山的群众献上一场精彩展示。

  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山不仅是一张文旅名片,还是当地群众日常休闲的首选地。中台和南台等8个台的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881米的中台面积最大,也是陈虎现在的工作台。

  养生拳展示开始,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一套拳有将近50个动作,打下来要5分钟。不少游客上前,围着陈虎讨论其中细节。“每次先给游客讲讲崆峒武术养生拳是什么,再带着大家练上一个小时。”陈虎说。

  崆峒武术创立于崆峒山,是中国传统武术流派之一。陈虎在山下长大,15岁时开始习武。16年来,他不但成为当地崆峒武术练习者中的翘楚,还成了崆峒武术养生拳的推广者。

  “崆峒武术养生拳由崆峒武术中的招式衍生而来,更适合大众习练。”陈虎表示,这里自古尚武,武术和生产生活结合紧密,挑货用的扁担、掸灰用的拂尘等都能作为练武工具,并发展出舒展筋骨、抵御严寒酷暑的强身招式。

  去年底,崆峒山景区重新整合崆峒武术男子表演团队,陈虎作为负责人,每天带领8名成员在这里进行养生拳的展示和推广,不少游客被深深吸引。“去年,几名外地游客看了我们的展示后喜欢上了养生拳,在这里多住了一周,每天上山跟着练。”陈虎说。

  崆峒山下,崆峒古镇道路交织、石桥映水,崆峒文武学校就坐落于此。学校里,一群孩子正练得起劲。

  平常,陈虎和学校武术教师们一起教孩子们练崆峒武术养生拳。“孩子们大多十几岁,适合这个强度和节奏。”崆峒文武学校校长王镖表示。如今,学校将养生拳和八段锦等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大课间。

  近年来,平凉市依托崆峒武术传统文化,积极推广崆峒武术养生拳,在景区、公园、社区和学校等地设立展示和学习点位,促进传统文化和科学健身相融合,带动群众广泛参与。“我们正在创编更加细致的健身拳体系,为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全民运动健康提供助力。”平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徐爱平表示。(记者 宋朝军)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