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5-04-11 20:02:03 热度:92
新华社天津4月11日电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工厂”。很多人认为脂肪肝是因为吃得太油腻,排毒代谢跟不上导致的,是“胖子”的专属。但是,一些“瘦子”在体检后发现自己也有脂肪肝,这是怎么回事?如何通过饮食把“脂肪肝”吃回去?来听听天津市南开医院主治医师李鹤的科普。
脂肪肝并非“胖子”专属,其成因复杂,不一定是“吃出来”的。
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糖和脂肪摄入量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时,就会堆积在肝脏中。长期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就容易形成“脂肪肝”。此外,大量饮酒也会影响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很多有饮酒习惯的人并不胖却得了脂肪肝,就是这个原因。
快速减肥也容易得脂肪肝
快速减肥往往伴随着过度节食和过度运动。如果长期进行低蛋白饮食,缺乏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素,就可能影响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当身体在短时间内大量消耗脂肪时,会形成大量的脂肪酸,超过肝脏代谢能力时容易导致脂肪代谢紊乱。
另外,一些减肥药物虽能帮助减重,但长期使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
得脂肪肝可能不是你的错
糖尿病、高血脂等代谢性疾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往往易患脂肪肝。除此之外,一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个体肝脏的脂肪代谢异常,增加脂肪在肝脏中的沉积,从而引发脂肪肝。
总的来说,脂肪肝不一定是“吃出来”的,还可能受到代谢问题、药物因素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影响。
肝脏有着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通常情况下,得了脂肪肝不需要过分担心,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不管,脂肪肝发生以后,要视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对待。
“轻度脂肪肝”不可怕
一般来说,轻度脂肪肝患者如果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但应引起注意,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患者已经出现症状,或者肝功能指标出现异常,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调整或降低血脂,改善肝脏功能,防止脂肪肝向加重的方向发展。
“中重度脂肪肝”也“可逆”
当脂肪肝患者出现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时,需要警惕已经发展为中度至重度脂肪肝。中度至重度脂肪肝可能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导致肝细胞损伤和炎症。如果长期不干预,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在这一阶段,只要认真管理,就仍有治愈的可能。
脂肪肝的危害不可谓不大,但通常来说,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饮食上控制高脂高糖食物,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摄入,脂肪肝是可以“吃回去”的。
控制总热量:避免过量饮食,保持健康体重。避免体内过多的脂肪跑到肝脏去代谢。
减少高脂食物:少吃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饱和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避免直接吸收过多的脂肪,增加肝脏负担。
增加膳食纤维: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轻肝脏代谢维生素的负担,同时减少肠道的脂肪吸收。
摄入优质蛋白质:适量摄入鱼、鸡胸肉、豆类等低脂高蛋白食物,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减少肝脏负担。
避免高糖饮食:少吃甜点和含糖饮料,特别是要减少果糖摄入,果糖会加重脂肪肝病情。
选择健康脂肪: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橄榄油、坚果、深海鱼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帮助你降低血脂,延缓脂肪肝的进展。
统筹:刘雅萱 记者:尹思源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2
2025-04-11
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