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时间:2025-01-20 20:47:39 热度:28
“不有大寒风气势,难开小朵玉精神。”斗转星移,光阴不息,转眼间,农历甲辰年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站”——大寒就要来到。
2025年1月20日为大寒日。此时节,寒野苍茫,天寒地坼,朔风裹着冷意呼啸而来,河流湖泊多被坚冰覆盖,暗藏的生机在冰霜里萌芽,青松翠柏劲韧常青,空气中似有梅香浮动。至此,节气轮转了一圈,准备开始新一年的轮回。
严冬将尽,春归有期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大寒就到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天结束、春季到来的转折点。
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古人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凉为冷之始,寒为冷之极。寒是冷的极致,而大寒又是寒的极限——“大寒者,寒至无复加也”。从字面看,大寒应该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候,此时常出现寒潮、大风和雨雪天气,伴有持续低温。近代气象观测记录表明,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寒不如小寒冷,因此过去常有“冷在三九”“小寒胜大寒”等说法。不过,在某些年份和沿海少数地方,全年最低气温仍然会出现在大寒节气内。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此时节,母鸡感知春意,开始抱卵孕育小鸡;鹰隼等飞鸟盘旋空中,凌厉的目光注视着大地,以迅猛的“身手”寻找着新的收获;如果说立冬之时的“冻”,如同冰冻在肤,而大寒之时的“冻”则如同冰冻入腹——此时冰一直冻到水域中央,且厚实坚硬。在古代,此时正是采冰的好时机,人们开始凿冰储存,以备来年选用。
“大寒到极点,日后天渐暖。”大寒节气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时机。此时天气严寒,然而物极必反,冻到极点,便也意味着冬季行将结束,寒尽春将生——“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寂静的天地间,阳气徐徐回升,坚硬的冰层下,春水悄然萌动,大地悄悄回暖,春的讯息已在路上。
花信自小寒开始,为梅花、山茶、水仙;大寒的花信三候分别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每五日为一候,它们依次开花,或清隽灵动,或花香淡雅,成为多少文人墨客不竭的灵感源泉:“堪与梅花竞标格,冲寒也向雪中开”“梅蕊暗黄初过雪,兰芽浅紫未离寒”“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山矾是弟梅是兄”……缕缕花香为严寒的冬日增添了无限诗意,陪伴着人们走向又一个春天。
“古人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大寒养生仍要着眼于‘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宗学介绍,“藏”指不过分消耗,中医认为,此时自然界寒气袭人,最易损伤心肾阳气。体虚年老之人,稍不留意易使旧病复发或增添新病,此时要特别注意避寒就温、滋阴养阳。
大寒迎年,食糯暖身
俗话说“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进入大寒,农历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民间有“大寒迎年”的说法,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制作年肴,浓浓的年味在大街小巷弥漫开来,
“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当天,自古有“食糯”的习俗,也就是糯米做的食物。最典型的就是八宝饭——将糯米蒸熟,拌以糖、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可。八宝饭色彩缤纷,味道甜美,象征着甜蜜、喜庆和吉祥,是节日和待客的佳品。在广东,人们常在大寒时节用瓦锅蒸煮糯米饭,以滋补御寒。北京等地有吃消寒糕的习俗,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以糯米为主料,加入核桃仁、红枣、桂圆肉等。旧时,老百姓大寒这天吃消寒糕,既有驱散寒冷之意,还有“年高”之意,讨个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糯米性温、味甘,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暖和,利于驱寒,还有补中益气、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张宗学介绍,为抵御严寒补充元气,此时应少吃生冷之物。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在南京,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家庭所推崇,熬上一锅鲜香美味的鸡汤,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暖乎乎地喝下肚,一身的寒气被驱赶殆尽。
“大寒时节,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饮食要既能抵抗严寒,又要渐次减少进补量。”张宗学表示,由于大寒节气临近春节,家家户户会准备丰富的节日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可适当吃些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药、山楂、柚子、鸡内金等。日常可以选择一些温补类食物,如糯米、板栗、羊肉等,还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可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此外,也可适当多吃一些发散风寒的食物,如萝卜、洋葱、芥菜等。为了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的特点,还可以适当多吃些白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菜花等蔬菜。
“小寒、大寒是一年中雨水较少的时段,所以日常要注意多喝水。”张宗学建议,这个时候可以喝些红茶、黑茶、姜枣茶等,可以起到扶阳益气的功效。其中,姜枣茶具有温中散寒、补血正气的功效,适量喝能促使血管扩张,暖身驱寒。
周而待始,养精蓄锐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一到,年一天比一天近了,家家户户开始“忙年”:扫尘土、赶年集、备年货、置新衣、写春联……处处充盈着欢乐喜庆的氛围。
“家家刷墙,扫除不祥。”大寒时节,各家各户都会进行扫尘活动,也就是大扫除,又叫“除陈”“打尘”。人们将房屋认真彻底地清扫一番,清理家中的垃圾和不用的物品,寓意除旧迎新,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吉祥。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常有人争相购买芝麻秸,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用芝麻秸比喻年年生活更高更好。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院子里,孩子们将其踩碎,噼啪作响,人们称之为“踩岁”,寓意岁岁平安。这些讨口彩、图吉利的习俗,使大寒驱凶迎祥的意味更加浓厚,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大寒时处三四九,天寒地冻冰上走。”大寒期间天气寒冷,但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热情满满。古时候,我国北方人就有冰嬉的爱好,直到今天,这项活动依然经久不衰。如今,花式整活还得看冬天的“尔滨”——夜幕下的冰雪大世界美轮美奂,五彩斑斓的灯光将晶莹剔透的冰雕映照得如梦如幻,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冰雪王国。冰雪大世界露天蹦迪,松花江上上演冰雪嘉年华,赏大型冰雕,玩超级冰滑梯、雪地卡丁车、雪圈漂移……冰雪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惊喜与欢乐。
“大寒时节,适当锻炼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防止疾病发生。”张宗学建议,不同人群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方式,快走、慢跑、广场舞、太极拳等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而定,以微微出汗为好。老年人不宜做过于剧烈的活动,运动时注意切勿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张宗学提醒,大寒时节,冷空气仍较频繁,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养生需藏神于内而不露于外。体质虚寒者、慢性病患者、年老体弱者尤需注意防寒保暖,重视对头颈部、胸腹部、腰背后、足底等容易受寒的部位的呵护,避免风寒的侵袭。家中可以常备一些“辛”通阳气的调味料,如生姜、大葱、香菜、紫苏叶、花椒等,都是味辛性温的药食两用之品。初感风寒感冒时,及时将这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煮水或熬粥食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睡前也可用生姜、艾叶、花椒等煮水泡脚,能起到驱寒散湿、活血通络之效。
岁过此时,年至尾声。大寒节气后,立春节气接踵而至。由此,新一轮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说:“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四时运转,就是这般首尾相接,无穷无尽。在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里,让我们一起穿越严寒,拥抱温暖,以健康的体魄迎接新年的到来吧!(记者 王美华)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19
2025-01-17
2025-01-16
202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