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让患者用上降价骨科耗材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08-01 22:16:12 热度:767

山东省济南市从各环节确保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产品落地


本报记者 商 旸 罗阳奇 李 蕊


1690835689083_1.jpg

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医生在为患者做手术。范 波摄(人民视觉)


1690835696783_1.jpg

在济南市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帮助骨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吕 雯摄(人民视觉)


1690835704744_1.jpg

威高骨科位于济南的自建库内,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骨科耗材。高 露摄(人民视觉)


  开栏的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协同推进‘三医联动’,推进国家组织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改革,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


  国家集中带量采购陆续开展以来,高值医用耗材和药品价格均出现明显降幅,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价格降下来了,集采成果如何落地执行成为关键。


  如何确保国家集中带量采购耗材和药品尽快落地,如何让患者及时用上降价耗材和放心平价药?本版今起推出系列报道“一线调研·关注集采落地”,探访一线实践经验,敬请关注。 


  曾经,人工关节等部分高值耗材价格较高,患者就医负担较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问题。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提出对于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此后,以国家医保局、省际联盟等为牵头单位,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批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


  集采之下,高值医用耗材价格出现明显降幅,有效减轻了患者负担。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目前该市已落地了14个批次共23类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结果,仅国采(即国家医保局组织的集采)人工关节每年就可节约医疗费用2.88亿元。


  集采骨科耗材给患者带来何种好处?济南市如何推进耗材集采结果落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中选企业各发挥了何种作用?记者进行了探访。


  患者术后效果良好:


  看病负担明显减轻


  做了这次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刘春又敢下地走路了。


  两年前,家住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石门村的刘春发现自己走路时髋部出现疼痛,刚开始休息一会儿还能缓解,后来“疼得已经不能走路了”。


  担心手术花费太高,刘春最初选择了药物治疗,“但是吃药一年多,钱花去不少,病还是没治好。”


  今年4月,刘春在手机上看到集采耗材在济南落地的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和妻子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山一大一附院”)。医生告诉他们,集采之前每套2.7万多元的人工髋关节,集采后只需7000多元,便宜2万元左右。“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看这个病已经不发愁了。”刘春说。


  2021年9月,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产生拟中选结果。本次集采拟中选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平均降价82%。2022年4月30日,此次集采结果在济南落地。刘春的主治医师殷鲁旭告诉记者,刘春所使用的人工髋关节即属于此批集采中选产品。


  价格便宜了,质量还和以前一样吗?殷鲁旭表示,一段时间的医疗实践证明,集采中选产品的质量与以前一样,完全可以满足临床需求。“我们会跟患者交代清楚,让他们不要担心。”


  今年4月25日,刘春做了右侧髋关节置换术,“手术之后,疼痛感立马就消失了。第二天就能下床慢慢走路,一个半月之后就可以正常生活了。”


  良好的手术效果也打消了刘春的疑虑。两个月后,刘春再次来到山一大一附院,进行左侧的髋关节置换。


  同样纳入国家集采的还有脊柱类耗材。今年4月30日,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采结果开始在山东落地。此次落地的耗材包含5种骨科脊柱类耗材,拟中选产品均降价84%。以治疗压缩性骨折的椎体成形手术耗材为例,过去每套平均价格能达到2.7万元,现在每套只要1100元左右。


  “过去因为高昂的治疗费用,很多老人宁愿驼背,也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济南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展宝明说,4月30日集采落地后,他变忙了许多,很多驼背患者都主动上门治疗,“现在一个月要做二三十台置换手术。负担减轻了,又能把病看好,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医保局全流程管理:


  保障患者用得上


  “集采让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降下来了,保证集采产品落地,让患者能及时、方便地用上集采产品成为关键。这也是我们医保局眼下的重点工作。”济南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于洪英说。


  打开电脑,登录系统,查看医疗机构的集采产品采购进度,这是济南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工作人员胥春玲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工作。


  胥春玲所使用的系统,即今年4月正式上线的山东省药品和医用耗材招采子系统供应监测模块。山东省的各级医保部门可以通过它,及时掌握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明细、供应配送进度情况。“如果某家医疗机构采购进度明显低于序时进度(应完成的采购量)的情况,我们就会及时和医疗机构进行沟通。长期不达标的,我们还会进行通报。”胥春玲说。


  对于集采耗材,济南市医保局还会定期对重点品类进行抽检,要求各家医疗机构提交书面的采购进度。“医疗机构提交的数据都需要书记和院长签字,盖上医院公章,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胥春玲说。


  集采落地涉及生产、采购、配送、使用等多个环节,对采购进度的监测只是其中之一。今年4月,山东省医保局等5部门印发通知,提出要对集采产品的供应保障进行全流程管理。


  全流程管理从保证医疗机构科学填报需求量就开始了。“集采刚落地时,部分医院不够重视,填报的需求量明显高于或低于实际使用量。”胥春玲说。


  目前,济南市医保局要求医疗机构在报量阶段提交该类耗材过往两年的使用量,参照这些数据,审核医院是否科学报量。“如果填报的需求量低于过去两年平均使用量的80%,或是高于平均使用量的150%,我们都会进行提示。”胥春玲说。


  如何督促企业保障供应?胥春玲告诉记者,对于每一批落地集采耗材,省医保局都会牵头建立有各地市医保局、医疗机构、中选企业加入的微信工作群。如果出现集采耗材供应不及时的情况,先由医院与企业在微信群里沟通,并要求其限期解决。


  “当企业确有供应困难时,我们会将相关情况汇报给省医保局。综合研判后,启用耗材供应的备选企业。对于无法保障供应的企业,还会对其采取减少约定采购量、不接受参加集采等惩罚措施。”胥春玲说。


  全流程管理也意味着多部门的参与。于洪英表示,当前济南市已建立了多部门协同的集采落地工作机制,“医保局负责牵头组织集采工作。卫生健康部门对医疗机构使用中选产品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省内中选品种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和抽检。”


  医疗机构精细化执行:


  及时完成约定采购量


  “这款髋关节产品我们过去一直在用,材质也更耐磨损,我建议选用。”


  集采人工关节落地前夕,在山一大一附院,骨外科主任闫新峰正在和同事们遴选医院拟采购的集采耗材产品。参加遴选的不仅有骨外科的专家,还有医务处、医学工程部的相关负责人。


  既然都已经是集采产品,为何医院还要进一步遴选?闫新峰告诉记者,“集采产品往往包括多个品牌和种类。我们会根据过去的临床经验,会同医院的相关部门进行论证,遴选经济、适宜的产品。”因为涉及多种集采产品,同时要和生产厂家确认产品型号,这次的遴选已经持续了两个晚上。


  遴选产品只是集采落地的准备工作。当集采产品进入医院后,如何对其进行管理,保证及时完成约定采购量成为关键。“集采落地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济南市人民医院院长张慧林说。    


  如今,在济南市人民医院和山一大一附院,每一个集采耗材都拥有唯一的“身份码”。“身份码”包含了集采耗材的出厂编码、医保编码、院内编码等信息,打通了医院信息系统、医保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验收、入库、赋码、使用、计费等全流程监管和追溯。“我们已经能够实时监控耗材的使用量、库存、有效期。”张慧林说。


  医院如何进一步督促相关科室按时完成约定采购量?山一大一附院医学工程部材料科副科长汪亮给记者展示了一张表格,上面写有该院集采耗材约定采购量执行情况,涵盖了人工关节、冠脉支架等多个医用耗材品类、品牌、型号、实际采购量等信息。他告诉记者,山一大一附院每月都会统计集采产品使用量情况,定期反馈临床科室,督促、监管临床科室使用集采医用耗材。


  事实上,集采不仅给患者带来利好,对集采完成度高的医院亦有奖励。于洪英告诉记者,济南市医保局对完成集采约定采购量的医疗机构,执行医保资金集采结余留用激励政策,将节省的医保基金的50%拨付给医疗机构。


  不过,医疗机构想拿到这笔资金并不容易。“我们对未完成约定采购量的医疗机构,采取的是‘一票否决制’,全额取消结余留用资金奖励。”于洪英说。


  中选企业保供应:


  加大备货量,优化配送体系


  检查包装、扫入信息、贴上物流码……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济南市区的自建库里,物流人员正在打包发往医院的骨科耗材。


  威高骨科济南市场负责人张永帅告诉记者,该公司有多款关节、脊柱类医用耗材进入国家集采名录。在集采落地后,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以济南为例,与集采前相比,威高骨科产品在该地区的脊柱、关节手术中的使用量分别增长了20%、30%。山一大一附院使用威高亚华品牌产品的关节手术量也增长了近1.5倍。”


  集采降低了骨科耗材在流通环节的虚高价格,让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对中选企业来说,单个骨科耗材产品的利润下降了,但企业实现了更高的市场份额,仍维持了一定的利润,这也保证了企业参与集采的积极性。


  市场份额增加了,还需要配送能力的同步提升。“在集采落地之前,威高就开始优化配送体系。一方面是加强和第三方物流平台的合作。另一方面则是建设自建库,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实现市内医院1.5小时内配送。”张永帅说。


  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有多种产品进入国家集采名录,目前是济南市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耗材供应商。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张冰告诉记者,从2019年开始,大博医疗就开始根据国家政策进行准备,“我们开始招聘物流人员,搭建自己的物流平台。目前已在山东省内建立13个自建库,其中济南市及其周边建立了3个。对于合作的代理商,我们也会重新评估其是否有实力在集采落地后保证耗材配送,再决定是否与其合作。”


  同样要提升的还有备货量。张冰告诉记者,参与集采的高值耗材规格非常复杂,“例如一款股骨截骨板,就有两孔还是四孔、是不是钛合金等品类区别。结合医院的申报用量,为满足临床需求,我们对集采耗材各品类按照1∶10的比例备货,保证供应。”


  中选企业的产能如何跟上?张冰表示,从2019年开始,大博医疗一直在扩充产能,“我们现在已经是四班倒,保证24小时开工,同时也在开发新的生产线。”数据显示,2022年大博医疗的医疗器械生产量达到了1200万件,同比增长28.8%。


  为鼓励中选企业积极生产,2021年,济南市医保局联合市财政局、市卫健委等部门下发文件,规定集采耗材不再由医疗机构向企业支付货款,转变为医保基金向企业直接结算货款,企业回款周期由平均3个月以上缩短至45天。缩短的回款周期让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明显减小。


  集采之下,对耗材的质量监管并未松懈。张永帅告诉记者,各级药监部门加大了质量监测力度,“有时每个月都要来抽检几次。”张冰也表示,带量采购之后,药监部门还会协同医保局、卫健委等部门共同加大对集采的质量监管。


  值得注意的是,中选企业研发投入仍在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大博医疗研发费用超过了2.5亿元,同比增长53.66%,研发人员人数也由2021年的523人增长到721人。张冰告诉记者,集采也是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创新。相信只要研发跟上,未来随着新产品的上市,企业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