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集中供养更安心 社工服务送上门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07-31 23:13:08 热度:687

西藏那曲保障特困老人养老


本报记者 徐驭尧


  核心阅读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藏自治区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出实招、见实效,特殊困难老人集中供养政策得到更扎实的推进。以那曲市为例,提高补助标准、社工定期上门、开展职业培训……随着服务机制的日益完善,养老服务水平在不断提高。  


  楚吉今年已经96岁了。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聂荣县特殊困难人员集中供养中心,楚吉老人拄着拐杖也只能走得颤颤巍巍。拉着记者的手,她聊起了家常,漫长的岁月模糊了她的很多人生记忆,但还没有磨灭她对当下生活的感受。


  “这里的日子好啊!”她不住感慨。哪怕是夏日,海拔4700米的小城聂荣最低温度依旧在0摄氏度左右徘徊,而楚吉坐在阳光暖棚里,背后是几株青翠的树苗,和其他老人不时谈笑,日子惬意。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藏着力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和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出实招、见实效。“一老一小”工程扎实推进,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的探访关爱服务机制,确保年龄超过60岁、没有子女、收入标准低于低保水平等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100%,养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记者走进西藏那曲,无数像楚吉一样的特困老人生活得到改善。受益于西藏自治区推行的集中供养政策,他们的暮年得到更加体面和舒适的保障。


  没有子女集中供养


  社工服务上门照护


  楚吉没有儿女,也没有家人,家境并不宽裕,自己因年龄增长开始逐渐丧失劳动能力。


  聂荣县民政局工作人员通过基层政府联系到她——“根据您的情况,有机会进入聂荣县的集中供养中心。”


  “那是什么?”楚吉困惑。


  “您可以理解为养老院,免费的。”工作人员告诉楚吉。


  在那曲,像楚吉这样的老人虽然总量不多,但他们的生活保障却始终是政府的牵挂。这些特困老人将获得民政部门特殊的关照,如果有意愿参加集中供养,他们将像楚吉一样进入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安度晚年,如果没有集中供养意愿,则有社工上门进行照料。


  “从我们的角度,当然是在集中供养中心有更好的照料条件。但是有些老人还是希望在家里,那我们就定期安排社工上门服务。”那曲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6月底,那曲现有养老服务场所13家,集中供养特困老人1042人,分散供养特困老人757人。”


  服务在家的老人,是那曲市聂荣县聂荣镇社工站工作人员嘎增的工作之一。每个月,她都要去辖区内的特困老人家中提供社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简单的家务、照料和一些诸如反诈骗的政策宣讲。


  雪枫是居住在嘎增所在的聂荣镇的一名老人。前些年,他的孩子去世,经聂荣镇民政工作人员认定,雪枫两口子成为分散供养的特困老人,由嘎增等社工定期上门提供社工服务。


  这天,嘎增和同事们拎着给雪枫老人准备的米面油,来到了他们家里。她和同事一起,帮助老人把家里做了一遍清洁打扫,并为老人把衣服做了简单的清洗。


  “每次做完这些,我们都要和老人坐下来聊会天。聊着聊着,很多老人的表情从开始的木讷紧张,到笑容满面,这是我最有工作获得感的瞬间。”嘎增说。


  据介绍,今年,那曲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和城市分散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4461元提高到14778元,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7740元提高到8010元。


  用心考虑老人需求


  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记者在聂荣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见到了一位名为“布”的老人,他今年已经73岁了,是那曲市第一批享受集中供养政策的老人,曾经,布的家里还有一些草场和牛羊,膝下没有儿女,生活虽然窘迫,但他和老伴依旧勉强维持。


  “随着年龄逐渐大了,牛羊都让乡亲们帮忙牧养,但平时生活中照顾自己变得有些困难。”布感慨道。


  那是2015年,那曲市刚刚推行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当乡政府告诉布相关政策,他并没有立马选择搬进来,而是有些犹豫——“集中供养,别过得都是苦日子吧?”


  他反复询问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打听各种细节。最终,他终于被说服,成为第一批入住集中供养中心的老人。


  刚开始也并非一切顺利——供养中心初步成立,很多机制也在探索,就医、吃饭、组织老年人活动,对这些大多刚刚从事这一工作的民政工作者来说都显得生涩。但是,布也从中看到了他们的真诚,这是没有儿女的他不曾受到过的细心照料。随着集中供养中心运转时间变长,各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他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舒适。


  每天,他都要在居住房子的阳光棚里走走逛逛,和邻居的老人们交流聊天;天气好时,他和一起进入供养中心的老伴坐在长椅上晒晒太阳。到了吃饭的时间,工作人员会按时送来简单但卫生的饭菜,并在餐后帮他们收拾妥当……


  白雄乡的老人扎西(化名)正是受到了布等人的影响才选择进入集中供养中心。放了一辈子牛羊,他老来没有依靠,民政人员上门向他讲解集中供养政策,扎西本来很是不愿意。“放牧多好啊,和牛羊为伴。况且,进了养老院还不知道过啥日子呢!”他心想。


  但他也有远房亲戚在集中供养中心。听了像布这样的老人描述自己的经历,他也忍不住动了心。最近,当民政人员到了他家,扎西扭扭捏捏地问起供养中心的事,并拐弯抹角地询问自己是不是符合政策,何时才能入住。


  “很多时候,我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琢磨老人的需求。比如,老人们最爱热闹,我们聂荣县每次举办赛马节,工作人员都要5点起来赶去活动现场,帮老人搭建观看比赛的帐篷。然后在比赛前接老人过去。”聂荣县民政局局长次旺拉姆从2015年就开始从事相关工作,“真心换真情,老人们虽然很多感知退步了,但是对我们的关心的感知却敏锐,只要我们足够用心,他们就能感受到。”


  技能培训常开展


  提高照护专业性


  然而,最早开始推广特困人员供养时,次旺拉姆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不少群众不理解,陌生人照顾自己,能行吗?


  担心并非没有原因。早年间,特困老人的照料没有专门经费支持,没有专业护理人员,只是依靠基层干部兼职为老人提供保障。“切实提高人员的专业性,让老百姓感受到更专业的照料,这是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要求。”次旺拉姆说。


  朗杰白觉是聂荣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的一名护士。作为一名护理专业毕业的学生,他在这里从事老人的照料已经3年了。


  “在这里,不少老人都患有慢性疾病,我们的职责就是当好基层的卫生卫士,为老人健康把好第一道关。”他说。


  走走转转,朗杰白觉和供养中心里的老人们都十分熟络,对老人们的身体情况也很了解。有些人身患慢性疾病,朗杰白觉需要提醒老人们按时吃药;有些人一些身体指标不正常,他则要提醒老人饮食、生活里各种注意事项……


  面对这些琐碎的工作,朗杰白觉甘之如饴。刚工作时,他一度嘀咕——“我一个学医的,咋来干养老了呢?”但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他渐渐对自己的工作有了认同感——“能有机会为家乡的这些老人服务,让他们能安度晚年,这也是专业技能回报家乡的重要途径。”


  为老人提供专业服务,是嘎增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刚进入这行时,她满怀热情——“我就是来为老人们服务的。”


  但是,刚一工作,工作内容就给她泼了一盆冷水。嘎增还记得,刚进老人的家中,她想给老人说明来意,结果说了多次,老人依旧不理解。她仔细观察,才发现老人耳朵出了一些问题,听力不佳。她凑在老人耳边,又向老人说了几遍,老人才慢慢理解了她的来意。


  这让嘎增意识到,养老工作仅仅依靠一腔热情是不够的。工作之余,她经常阅读相关书籍,学习如何同老年人相处。每次服务回来,她都会认真复盘与老人交流的过程,期待在下一次服务时能给老人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据介绍,那曲市近年来加快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持续推动护理型床位发展。此外,那曲市民政部门还委托专业学校对那曲市内社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动员社工参加护理职业技能比赛,切实提高护理的职业性和专业度。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