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以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05-30 22:20:55 热度:858

  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本期大家谈,我们邀请3位专家学者,聊一聊如何促进“三医”协同发展,为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集智献策。


  ——编  者  


  系统观念引领协同发展


  陈秋霖


  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实现各司其职又彼此支撑,是坚持系统观念推进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必然要求。


  以系统观念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在认识层面上,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顶层设计上,要构建激励相容的体制机制,注重政策举措的关联性、耦合性,统筹协调“三医”联动改革;在实践层面上,要着重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比如,在医保战略购买中,要更好协调老百姓就医可及性和满足临床需求、鼓励医药创新之间的关系,探索按绩效付费的支付方式,努力在医药服务优质高效供给和医保可持续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要发挥部门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紧盯发展所需,探索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三医”运行机制。坚持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才能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福祉。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健康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医防融合助力资源整合


  苗艳青


  近年来,“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医防融合深入发展,家庭医生、全科医生等机制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有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朝“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方向发展,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不久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要求“创新医防协同、医防融合机制”。医防融合不仅是对现有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就医理念、就医秩序的深刻调整,也是整合优化基层医疗资源的有效手段。以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推动医防协同、融合,实现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融合,有助于破解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全科医生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问题。


  医防融合,也是推动“三医”协同发展的具体抓手。现阶段,建议重点从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已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保政策支持的疾病入手,以重点慢病防治为主要切入点,为居民提供“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健康服务。以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管理为主要内容,推动医防融合更好落地见效,更多人将因此受益。


  (作者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优化治理形成保障合力


  李  玲


  关于促进“三医”协同,福建三明医改是典型案例。当地推动“三医”归口管理,狠抓“管好医院户头、斩断药品抽头、激励仁心笔头、用好基金寸头、减少病人床头、延长健康年头”系统化举措,有效整合了区域医疗资源,推动形成了健康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医防融合机制。


  从三明医改实践看,只有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相协同的治理体系,才能形成保障人民健康的合力。过去,由于医疗卫生系统条块分割等问题,医改难以集中力量实现有效治理。比如,尽管全民医保快速推进,但由于不少地方的医疗服务体系仍倾向于创收取利,由此造成过度医疗检查、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百姓的就医体验和身体健康,还增加了医保支付负担。满足人民群众持续快速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关键就在于以改革促协同、以改革强治理,从根本上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体系,形成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医改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推动药品耗材集采和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成效持续显现。下一步,着力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必能形成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的强大合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前进。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