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以案释法 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3-04-28 23:23:06 热度:1185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典型案例


本报记者 魏哲哲


  最高人民法院27日发布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着眼居家养老、财产权益保护等民生问题,聚焦健康养老、消费欺诈等重点领域,加强以案释法。“人民法院通过案件审理、制定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提供司法保障。”最高法民一庭庭长陈宜芳介绍。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严某有三名子女,三人都愿意担任老人的监护人,且认为其他子女在监护方面存在不利因素,互相争执不下,起诉申请由法院指定监护人。


  “该案中,人民法院考虑最便利履行监护职责等情况,判决指定其中一名子女担任监护人。同时,要求其每月定期向其他子女公示财产管理及监护情况,对监护人监督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最高法民一庭二级高级法官王丹说,法院既引导监护人自觉履行监护职责,让失智、失能老年人感受到家庭温暖,也为在家庭内部如何对监护人履职情况进行监督提供指导。


  民法典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意定监护制度。“该制度对老年人尤其是担心可能导致失能、失智的老年人非常友好。”王丹介绍,老年人可在身体尚康健、神志尚清晰时与自己最信任的人提前签订意定监护协议,受委托者可以是其亲属、朋友、同事,还可以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组织。


  近年来,商业保险机构为老年人健康养老提供了更多选择,但有的保险产品投保门槛较低,而老年人多存在一些基础病,容易产生纠纷隐患。


  李某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老年防癌险,后因确诊癌症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以老人曾患慢性支气管炎未如实告知为由拒赔。“健康保险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陈宜芳说,本案判决明确,李某投保老年人健康保险时已根据保险公司询问事项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对保险公司询问之外的事项不属于告知范围,有力维护了患重大疾病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健康消费是老年人关注的重要领域。一些商家利用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通过夸大产品保健治疗功能诱导老年人消费。


  老人杨某经介绍加入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微信群,工作人员在群内不断宣传推广一款冷敷贴产品,宣称能抗衰老、预防疾病等。后杨某花费近3万元购买产品,但使用后未觉见效。审理法院认为,在微信群对医疗器械、药品等功效进行虚假宣传误导老年消费者,构成欺诈,应当承担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责任。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