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1-11-16 21:10:00 热度:676
一世纪风雨走来苍生大医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图为协和医院内一角。本报记者刘 菲摄
图为北京协和医院病案室一角。北京协和医院供图
图为1940届协和毕业生林俊卿手绘的“内科大巡诊(大查房)”漫画。北京协和医院供图
北京东单,一片绿色琉璃瓦顶的古典建筑格外引人注目。与周围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相比,这几座青砖绿瓦的建筑尤显庄重典雅,这就是著名的北京协和医院。
自1921年建院以来,北京协和医院创立了“三基三严”(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现代医学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教授、病案、图书馆”著称的“协和三宝”。
穿越一世纪的风雨韶华,北京协和医院被老百姓视为“性命相托的最后一站”。协和为什么能有如此口碑?为什么能演绎长盛不衰的传奇?答案,或许蕴藏在协和的病案里。
病历导师制
行医从写病历开始
在浩瀚的医学海洋里,将书本知识和医疗实践结合得最紧密的就是病案。100年来,北京协和医院完整保存了400余万册病案,它们成为北京协和医院乃至中国医学界的传家宝。
北京协和医院病案科主任王怡介绍,病历是关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情况的系统而真实的记录,是临床医师根据问诊、查体、辅助检查以及对病情的详细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书写而成的医疗档案。
在协和,医生的训练从书写病历开始。写病历是每一位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协和自建院以来一直保持重视病历书写和病案管理的传统,协和人在学生时期和住院医师期间就接受了严格的病历书写训练。
“内容要准确齐全,字迹要工整,重要的地方要贯穿医生的思考和分析,不能写成流水账。”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协和老教授张孝骞曾经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
一次查房时,张孝骞发现住院医师的病历写得不够详细,他一言未发,静静地来到患者病床前进一步询问病情及病史,并认真查体,详细记下了所查病情。他这种无声的行动,一直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一份好的病历很难一次成形。”协和老教授罗慰慈回忆,“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开始写的病历至少要被修改3遍。很多时候第一遍修改就把整个病历改花了,老师改完之后我们再整理重写。”
每晚查房,总住院医师在巡视病房时,会通过病历了解每天新住院的患者,并和住院医师讨论书写细节,住院医师们也对病历书写投入十二分的认真。协和老教授陈德昌回忆起刚来协和的第一印象,就是“住院医师要写‘大病历’,入院记录必须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完成。每晚9时以前,总有几名住院医师在病房医师办公室内,各占一张桌子,台灯下奋笔疾书”。多年来,就是在这样独特的文化熏陶下,协和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大家。
难能可贵的是,协和至今保留严格的病历导师制,每年都会有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师手把手、一对一地指导医学生如何书写病历。遇到病历书写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指导老师会陪学生一起到患者身边再次问诊、查体,直至一份满意的病历出炉。
随着时代的变迁,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便捷、高效的电子病历取代了过去的手写病历。但在王怡看来,尽管病历的载体出现变化,但协和人严谨、求精的治学精神以及医患共情的人文底蕴没有变,协和对“如何书写一份好病历”的要求更为严格,在过去“师承”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系统化的管理。
内科大查房
严谨求精以人为本
建院百年之际,协和第七届病历展日前正式开展,展陈内容为从400多万册病历中精心挑选的珍品。
在展厅内,记者看到,协和的老病历中有不少医生的手绘图画,笔法细腻,如同艺术作品。一位患者说,他曾去很多医院看过病,觉得协和的医生最有人情味——为了解释清楚一个疾病,很多医生都会画一张草图,告诉病人如何治疗。
在病历展上,一幅漫画格外吸引人的目光——在一名病人床前,医学大咖云集,问诊查体发表观点。这是协和毕业生林俊卿手绘的“内科大巡诊(大查房)”漫画,生动再现了当年内科大查房场景。
“内科大查房”最早被称为“内科大巡诊”,是协和从建院延续至今的传统之一,也是协和团队精神最突出的体现。建院初期,由于医生人数较少,大巡诊直接在患者的床旁进行,随着医师队伍的壮大,大巡诊的地点一再更换。尽管名称从“内科大巡诊”变成了“内科大查房”,地点多次更换,然而“下面是大查房看病人时间”这一经典之语一直延续至今。
不同于普通的“查房”,内科大查房的内核在于经典病例的汇报与自由讨论。如今,协和每周都要进行一次内科大查房,内科各专科医生几乎全部到场,放射科、病理科、检验科、外科等科室也会视情况参加,集中讨论罕见疑难重症,或诊断不明、治疗无效的病例,提出值得重视的经验和教训。以2016—2018年为例,协和内科大查房共讨论123例,其中诊断不明病例68例,治疗棘手病例23例……几乎每个病例都涉及5个以上的专科。
大查房时,上百名医生集思广益,为一个病人会诊,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院大会诊,场面蔚为壮观,堪称“协和一景”。值得一提的是,大查房时并非只有大专家才有发言权,年轻医生也可以随时发问,提出异议,争论交锋。大查房洋溢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各科医生学到了科学的临床思维,培养了整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协和老教授邓家栋写过:“协和内科大查房制度传承至今,作用尽显,魅力无穷,凡有幸参加者,无不留恋、怀念。”
内科大查房是人才辈出的舞台,百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经典瞬间和不朽传说,更对协和内科乃至整个协和医院的临床诊疗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MDT)的兴起,就被视为专科化潮流下的“迷你内科大查房”。内科大查房文化滋生的高效MDT团队,以更便捷、更快速的团队模式,节省了医护的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为患者免去了多个学科之间转诊的波折,在各专科飞速发展的今天,为各学科疑难疾病的高质量诊治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诊疗模式。
求索无止境
为患者修改“生死簿”
病案不仅成为疑难重症的原始资料载体,更见证了协和人与罕见病斗争的历史。
罕见病又称为“孤儿病”,是一类发病率和患病率极低的疾病,大多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据统计,中国罕见病总患病人口数约有2000万。对于罕见病患者来说,确诊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可能就要花费数年在多个医院之间奔波,协和往往成为他们最后的希望。
1964年10月,协和妇产科收治了一例流产后阴道出血的年轻女性,医生给出的诊断结果是“绒癌,肺及阴道转移”。绒癌是“绒毛膜癌”的简称,是一种高度恶性而罕见的妇科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起源于妊娠时的滋养细胞,具有极强的侵蚀性,往往很早就出现转移,致死率极高,甚至有“凡是绒癌者不能存活,凡是能活者不是绒癌”之说。
为了在治病的同时保留这位年轻女性患者的生育功能,协和老教授宋鸿钊在患者充分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拟订方案为“先行化疗,暂不手术”。在化疗同时,医生详细记录了患者接受治疗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经过努力,这位患者康复出院了。协和继续跟踪随访,这位患者在给协和的回信中写道:“你们的来信收到,上面的言语我都尽知,你对我的关怀使我感激不尽……我的身体总是很好……现在我已经怀孕7个月了……”王怡介绍,后来这位患者生了3个健康的孩子。
以宋鸿钊为首的研究者们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使绒癌从死亡率90%转变为根治率90%,甚至有了“如果人一生中必须得一次癌,那最好是得绒癌,因为它能治愈”之说。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得到国际公认的能够达到甚至领先国际水平的医疗成就之一。
绒癌的攻克是协和人治病救人、持续向疑难重症挑战的缩影。从中国第一个临床药理研究中心的建立到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落户,从胰腺疑难病、罕见病等28个多学科诊疗团队到10个国家级质控中心的建立,协和人破解了一道又一道医学难题,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诊疗样板,攀登了一座又一座学术高峰,疑难重症诊治能力不断提升。
400多万册病历,就好像400多万个台阶,协和人一步步拾阶而上,攻克一个个疑难杂症,护佑了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令人欣喜的是,这些台阶还在继续向未来延伸。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0-27
2024-10-24
2024-10-23
2024-10-19
2024-10-18
2024-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