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时间:2021-10-14 22:20:41 热度:727
央视网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快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部署,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托起2.6亿老年人的幸福“夕阳红”。
最近,青岛市77岁的都瑞云老人从养老院搬回了自己家。每月花2600元,老两口就能享受到上门医疗护理、生活照料、康复保健、助餐送餐等十几项服务,费用比在养老院减少了三分之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整套面向未来的“中国式”养老方案逐渐清晰。2013年全面布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2017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养老等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多元化、提供方式多样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
截至2020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为31.9万个,床位823.8万张,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48%;民办养老机构占到总数的54.5%。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中央财政五年共计安排50亿元支持203个地区开展试点工作,加强了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老人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助餐、助洁、助医等专业照护。
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短板也正在补齐。出台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家庭尽责、基层主导、社会协同、全民行动、政府支持保障的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提档升级改造乡镇敬老院,补齐县级失能老年人照护中心,超过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起了养老服务设施。在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船形村的互助养老站里,设有文化教育、医疗康复、生活照料等设施,还可以提供临时托管和日间照料服务。
在此基础上,一些地方还积极尝试“互助式”养老模式,实现了“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相结合。在河北省承德市高新区,有一支50多人的老年志愿队为社区的高龄老人提供送餐、精神慰藉等服务。吴崇强老人行动不便,每到中午,社区里的志愿者就会给他上门送餐。
如今,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已经超过10亿人,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涨”,建立高龄津贴制度和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并基本实现省级全覆盖。截至2020年底,全国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3058.9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81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523.5万人,享受其他老龄补贴的老年人25.5万人。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窗口期。养老服务网络将更加健全,城市社区基本建成“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探索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支持每个县至少建设2个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积极推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服务。到2025年,基本建立区县、街道(乡镇)、城乡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人人公平可及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将逐步健全,亿万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正在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