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涉及11省份制假团伙被连根拔起

来源:中国医药报 时间:2012-08-10 17:18:40 热度:778

——徐州市“7·21”制售假药大案侦破纪实

□ 文/图  余为明  姜小鹏  张善永  本报记者  邵小青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查看涉案假药包装盒。

  近日,记者从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江苏省局列为督办案件的“7·21”制售假药大案已成功查办,相关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起诉。
  2011年12月29日深夜,在河南省新密市油坊庄村,气温零下3℃,但凛冽的寒风吹不走徐州市药监、公安执法人员的激动之情。就在刚刚,办案人员打开一间民房,发现屋里堆满了制造假药的包装、封签、原材料,还有四台封装用的封口机、封装机——这标志着一起涉及广东、河南、山东、安徽、辽宁、江苏等11个省份的“7·21”跨省制售假药大案被连根拔起。
  此案共捣毁制造假药窝点一个、假药生产线两条、假药批发窝点一处;查获假药、假保健品共计400余种约11万盒、假印章两枚、运送假药用的瑞风商务车一辆及大量的假药原料、包装瓶、说明书,涉案金额近2500万元,12名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明察秋毫
  揭开假药谜团
  根据药品安全专项检查工作部署,2011年4月,徐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以下简称徐州市局)稽查人员在日常检查中发现贾汪区某药店销售的“小儿健胃消食片”、“左炔诺孕酮片”两种药品外包装存在疑点,包装纸松软易折,图案字体印刷模糊。稽查人员随手一捏,药片竟成齑粉。
  稽查人员随即对这些药品采取了控制措施,鉴定真伪。同时,徐州市局立即启动“区域协作联防”工作机制,迅速部署与贾汪相邻的邳州、铜山等地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查获的同品种、同批次药品采取控制措施。
  果不其然,在经过与药品标示生产企业所在地的药监部门联系后证实,这两种药品均为假冒,“药品”竟是将花生壳磨成粉末状、再混杂少量淀粉制成。
  两种假药的查获引起徐州市局领导重视,随即成立专案组,抽调精干力量全力以赴追查假药来源。执法人员了解到,销售这批假药给该药店的是一名徐州籍男子,送药用的车辆为徐州牌照。随着调查的深入,铜山区人海某进入了稽查人员的视线。据药店老板回忆,海某是一名保健品送货员,有一次突然说有便宜药问他要不要。看在熟人的情分上,药店就留下上述两种“药品”。
  “海某的假药从何而来?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销售假药的网络。”执法人员凭着职业的敏感推断。徐州市局迅速向江苏省局稽查局汇报案情,并与徐州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取得联系。在省局稽查局的指导下,2011年7月21日,徐州药监、公安双方组成联合专案组,将此案定为“7·21”生产销售假药案,对该案展开全面调查。
  经过外围排查,专案组确定海某只是假药销售网络的最底层成员。他的假药来源于安徽、河南一带。为不打草惊蛇,专案组绕过海某直接奔赴安徽阜阳调查发现,流入徐州的假药大部分来自“北京宏枋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经理曹某从河南郑州一假药生产窝点低价进购,然后以网络营销的方式向全国各地销售。
  2011年8月~11月,专案组先后前往安徽亳州、阜阳、太和,郑州进行调查取证。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办案人员初步锁定海某的假药来源于阜阳人曹某(女)及其同伙。2011年12月,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路前往发货源头安徽省太和县,另一路前往生产源头河南郑州。前后历时半年多的侦查,专案组掌握了该团伙的制假、售假流程及人员结构图。
  足智多谋
  揪出售假真凶
  专案组在将曹某列为销售假药重大嫌疑人后,对其进行布控。然而,狡猾的曹某似乎有所察觉,一连几天断绝一切联系,其仓库地点也一直不能确定。案件一度陷入困境。
  2011年12月28日,专案组决定棋行险招,以海某朋友的身份通过QQ,向曹某提出交易请求。也许是熟人的关系,曹某放松警惕很快就透露出办公地点——阜阳市太和县健康路某居民楼内,但不确定是哪个房间。
  事不宜迟,专案组立即行动,对曹某办公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当场抓获四人。办案人员现场查获用于展示的伪劣药品和保健品420余品种、销售账簿20余本及大量物流单据。面对办案人员的询问,这四人均声称不认识曹某,企图蒙混过关。这时,一名办案人员急中生智,用手机拨通了曹某的手机。“叮铃铃……”,“刺耳”的铃声“指认”了企图顽抗的曹某。曹某一下子面如土色、瘫倒在地。
  经突审,曹某供述了他自2011年5月以来,招聘3名员工,以网络、电话的方式与全国各地经销商联系。一般一盒药进价约0.8元,批发价为1.2元,零售价为4~6元。假药来自河南省郑州市,公司仓库设在某村民房内。专案组人员立即赶赴该仓库检查,当场抓获正准备发货的犯罪嫌疑人。在近120平方米的仓库内,查获尚未售出的药品、保健品110余箱、近70个品种。后经鉴定,均为假劣药品。
  寻踪觅迹
  账单暴露窝点
  曹某的假药又从何而来?通过审讯,曹某交代,她是从河南省郑州市的梁某手里买来的假药。但梁某家住哪里、叫什么名字她都不清楚,只有一个电话号码、一个银行账号。
  茫茫人海,仅凭一个手机号,哪里去找犯罪嫌疑人梁某。专案组立即向郑州警方求援。警方调取银行账号发现开户人果然姓梁,但住址无法确定。案件再次陷入僵局。
  “倒查其他银行账户寻找线索!”一声令下,办案人员在大量的资料中仔细查找。终于,在核查梁某另一个银行账户的时候,办案人员查到一笔银行代扣水电费账单,而且扣款日期就在上个月。账单上清晰地显示郑州市花都港湾小区内某栋居民楼的地址。办案人员兴奋不已,从掌握信息到确定犯罪嫌疑人位置仅用了一天时间。
  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专案组人员按兵不动,在嫌疑人可能出没的地方蹲点守候。在连续两天两夜的伏击守候后,2011年12月30日晚九时许,一名嫌疑男子被抓获,并当场在其面包车内查获五桶半成品的胶囊约十万粒。据该嫌疑人交代,他负责运输、配送假药,次日老板梁某将与三名团伙碰头。
  利剑齐发
  一举铲除毒瘤
  收网的时候到了!专案组决定在郑州、徐州同时展开行动。经缜密布控,2011年12月29日 19时20分,办案人员果断出击,5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主犯为梁某、许某夫妇,另外三人为其业务员。
  梁某始终保持沉默,专案组决定以三名业务员为突破口。调查人员分三组对上述三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询问,在强大的思想攻势面前,其中一名业务员交代了其生产假药窝点的具体位置,此时已是深夜12时30分。
  兵贵神速,办案人员连夜端掉了这个藏匿于村庄民房内的制假窝点。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据梁某交代,2009年,他通过郑州河南保健品展销会,结识了不少制造假药原料、胶囊板、包装袋等供应商。为了牟取暴利,梁某召集老家亲戚,租用农村二层小楼作厂房。厂房围墙很高,位置偏僻,不易被发觉。梁某等人用磨碎的花生壳、淀粉做原料生产制造假药。由于其销售的价格便宜,而且外观上不易分辨,市场销路很好。
  目前,江苏省徐州市云龙检察院已对涉嫌制造销售假药的12名主要嫌疑人提起公诉。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