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药经济报 时间:2012-08-09 23:53:25 热度:819
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1月~2012年7月,国内医药行业共出现超过90起并购。其中,得益于上市融资的优势,A股药企发起的并购占比达80%。
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受到药品降价、抗生素限用等因素冲击,医药行业并购呈现出新的特点;与此同时,也有受访人士指出,医药领域的并购在未来有可能经历一个相对的平台期。
景气度催化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1~6月份医药制造业数据显示,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19.1%,较1~5月份增速下降1.1个百分点;累计毛利率为29.3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7.55%,较1~5月份增速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6月单月毛利率为28.87%,略高于2011年6月的28.65%。
自年初以来,医药制造业已经连续5个月实现利润增速提升。资深业内人士分析,此数据反映出在政策趋于缓和以及成本压力逐步回落的环境中,医药行业经营情况在继续好转,行业效益呈现持续改善趋势。
而在二级市场上,今年医药行业超额收益也较为明显,跑赢大盘12%。
业内资深人士彭蕴亮向医药经济报记者分析指出:“从二级市场来看,现在整个医药行业的估值要比相关大盘指数高一些;而且,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医药行业的业绩增速相对较高。”
中信证券预计,医药上市公司在调整后释放了部分高估值和高溢价率的压力,行业的防御性还将在弱势行情下持续体现,并对医药行业的增长趋势表示看好。
彭蕴亮表示,在高估值的催化下,现在可以说是个并购的好时机。但也不可否认,目前并购频出,其中不乏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案例。彭蕴亮表示:“目前并购标的良莠不齐。有些企业是亏损的,如果这样的话,就要先进行内部整顿,把标的生产品种放到自己的销售渠道中,这肯定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效益。”
“但并购的关键还是看标的品种以及医保情况。”彭蕴亮建议:“在方式上,可以采用换股的方式,这在美国已经很常见。如果公司估值较高,标的估值低的话,通过换股方式,不仅可以用很少的股份换取较大份额的标的股份,而且可以节省一大笔现金,这对收购以后的工作更有利。”
跨行业趋势
资本的介入让企业获得更多快速发展的机会,跨行业、多元化发展成为不少公司的选择。
日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陈国栋表示:“从最近的几个并购来看,跨行业的趋势正在显现。”
陈国栋进一步阐述:“原来做基本药物、普药较多的亚太药业,最近收购的是体外诊断公司;新华医疗原来主要经营医疗器械、医疗装备,现在增发收购了生物技术公司。出现跨行业收购的迹象。”
其实,跨行业并购的痕迹很早就已经出现。从1995年到2000年,先声药业几乎每年都有并购的案例发生。随着并购的不断扩大,进入的领域也不断扩充。如今,该公司已在化学制药、中成药、生物制药等方面都有所布局,并且筑起了较高的起点;在产品线方面,已在抗感染、心脑血管、肿瘤等大病种领域拥有非常好的产品。
彭蕴亮也表示:“通过多元化发展,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毛利率。尤其是保健品、药妆等大健康产品,更值得关注。”
不过,针对受到大家关注的跨行业模式,陈国栋还是抱以更谨慎的态度:“我建议,公司还是多做上下游整合,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做精、做强,也是一种很好的发展模式。”
多因素狙击
虽然并购声浪不断,但行业的声音并非一边倒。
“目前有一些并购波折比较多,甚至有些可能会取消。对小型企业的收购,目前我们掌握的消息是,可能会放缓。”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有限公司经理曹明向记者透露。
曹明解释:“我觉得,大环境是一个方面,目前医药产业又面对着一些新的政策冲击,比如抗生素的限制使用、肿瘤药的降价。这样来看,肯定会对并购有影响。”
记者还发现,在新版GMP改造之期紧逼的当下,医药行业的压力的确不可小觑。
红日药业就在8月2日发布的中报中表示,新版GMP、新环保和新版《中国药典》等规范陆续推出后,企业面临新的挑战,这些因素造成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提高,可能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除了政策因素,曹明分析并购放缓迹象时还表示:“毕竟,一个高潮过去,接下来很自然也可能会有个平台期。此外,估值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购的进程。”
目前医药产业面对着新政冲击,比如抗生素的限用、肿瘤药的降价等。这些肯定会对并购有影响。(欧慧敏)
(责任编辑:秋彤)
2025-01-06
2024-12-30
2024-12-12
2024-11-30
2024-09-25
2024-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