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0-05-28 21:58:50 热度:2010

代表委员谈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本报记者

底图:湖北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人民视觉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我们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如何做好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如何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如何开展?代表委员纷纷围绕这些话题谈看法、提建议。
  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政治大局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24日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坚持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理顺关系、强化责任。
  代表委员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指明了方向。湖北潜江市市长龚定荣代表认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事关大局,必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基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龚定荣建议,“强化大型展馆建设标准,按照‘平战结合’标准,对于大型会展中心、体育馆、库房、厂房等的建造,要考虑留好接口,留出相应的空间,确保一旦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够迅速转化为方舱医院;同时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加大对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
  “疫情发生后,我们发挥社区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紧紧依靠群众扎牢外防输入防火墙、织密内防扩散防控网,果断细化网格并抽调机关干部充实到社区任网格员,应对疫情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黑龙江鹤岗市市长王秋实代表说,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我们将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好“六稳”“六保”任务,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努力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所长池慧委员看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公众容易出现恐慌情绪,借助新媒体手段普及科学知识,呈现形式更丰富、传播方式更多元,这对遏制谣言蔓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要提高应对能力,建立基于科学研究和科技手段的监测预警、报告响应、诊疗救治体系。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推进专业科普,提高公众的风险防控意识,构筑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群众基础。”池慧建议。
  “我们将持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巩固防疫战果,同时着眼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公共卫生防护网建设。”江苏省盐城市委书记戴源代表建议,“首先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基层防控力量建设,推动资源下沉、关口前移,坚决筑牢第一道防线;其次是加快完善体制机制,利用5G技术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努力构建灾时应急、平时服务的应急管理体制;还应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当前,境外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仍然存在。代表委员纷纷表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持续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
  “总书记用形象生动的语言道出了严防疫情反弹的重要性。作为一线疾控人员,回到熟悉的岗位后,我们会继续坚定信心,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当好人民健康守护人。”湖北江陵县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健康教育应急办主任李霞代表说。
  “我们将落实防控责任,做实健康知识宣传,进一步提升检测能力,加强核酸检测、血清检测和无症状感染者筛查管控;进一步扩大检测范围,提升检测能力、效率和质量,实现应检尽检、愿检尽检、能检尽检;落实核酸检测与无症状感染者筛查信息报送制度。”李霞说,“我们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切实加强疫情防控指导,根据本地疫情特点,加强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复学复课防控技术指导,科学规范公众防控行为,完善群防群控工作机制,构建完备的疫情防控屏障。”
  “疫情防控到啥时候也不能麻痹大意。”河北省沙河市栾卸村党总支书记李长庚代表建议,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中,应定期对环境敏感区域进行有效环境监测、及时预警、合理处置;改善环境,对经营条件差的聚集性市场进行综合整治,设立监测防控点。同时,进一步完善疫情预警机制,以期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反应、有效防控、迅速隔离、有效救治,全面提升有效防范和救治水平。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代表建议,进一步强化无症状感染者的科学管控。“应该更科学、更经济地组织人群的核酸和抗体检测,摸清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等情况。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科学区分为隐性感染无症状感染者和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判断其传染性差异,及时分析前期防控工作数据,结合抽样调查,进行科学评估研判。”
  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委员建议,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还需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大对传染病防控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提升防控工作的科技含量,同时大力推进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发。”
  饶子和介绍,疫情发生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病原基础研究、疫苗、抗病毒药物等领域成绩显著,我国开发的几个疫苗产品都在逐步开展临床研究。“建议进一步做好口岸防控和检测产品的科技开发,进一步提高检测速度、灵敏度。”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
  根据目前新冠病毒的病原和临床研究进展,预防是防控病毒传播的最有效手段。
  代表委员认为,这就要求优化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职能设置,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督促落实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责任,健全疾控机构与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夯实联防联控的基层基础。
  “总书记说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这是非常科学的重要论断,给公共卫生和疾病防控领域工作指明了方向。”广东药科大学校长郭姣代表说。
  在郭姣看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理论,对疾病预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疾病潜伏期或病毒尚未明确时,中医药尽早介入,有利于拦截病邪深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止危重症出现,还能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建议下一步加大科研攻关力度,构建中西医、宏微观相结合的传染病预测预警系统,为疾病预防提供创新性的新理念和新思路。”
  有代表委员认为,每个人首先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政府部门则应引导群众树立积极预防的理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不少代表委员建议,新时代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将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雅丽代表说,“我们应以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为切入点,改善健康状况。政府要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提高公众对疾病预防的认识。另一方面,需要强化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在日常防控中,则应建立健全有效的医疗体检,并提高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技术水平。”
  除校园外,社区是青少年最主要活动场所之一。社区运动不仅是学校体育运动的有力补充,更是提高青少年运动参与度、提升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一种有效方式。“希望能够将社区儿童青少年体育纳入全民健身、社区发展规划中,让我们共同守护儿童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委员说。
  把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是对城市治理的一次深度检验和综合性大考。形势使然,我们必须加快建设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特点的公共卫生体系,深入持久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黄浦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人流密集,交通发达,市场繁荣,城区治理的难度以及挑战都非常大。上海正在建设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打造高效治理城区,对于黄浦区来说,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需要通过数据治理,全力提升区内公共卫生安全和其他各类防范措施。”上海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代表说。
  杲云建议,应聚焦一些重点领域以及重点场所,开展相关的隐患大排查;强化管控措施,强化节假日以及高峰时期重点区域包括景区、商圈大客流的应对处置;建好各个小区的疫情防控网,守牢城区公共卫生安全;深化智慧治理,发挥城运中心大平台作用,以“一网统管”为抓手,以现代技术为公共安全管理赋能。
  “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就是用系统集成思维来解决城市治理问题,加强横向协同配合,整合多方资源,服务群众。”天津滨海新区区长杨茂荣代表说。
  杨茂荣举例说:“比如滨海新区的城市数据大脑‘智慧滨海’云平台目前正在加快建设中,我们还打造了‘十五分钟便民服务圈’,让群众诉求在十五分钟内得到排查和处理,这都是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另外,统一服务的移动终端‘滨海掌上行’,可实现跨层级、跨领域、跨部门城市运行事件的统一受理、闭环管理、全程监督,将提升滨海新区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疫情防控提供体系支撑。”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副州长丁秀花委员认为,针对疫情中暴露的城市规划、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要及时补齐短板。“一方面,要强化医院等卫生机构的力量,加大投入,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在建设体育馆、文化馆、学校等公共服务机构时,要综合、统筹考虑,关照到疫情防控的特殊需要,必要时这些场所能发挥关键作用。”
  (本报记者赵兵、靳博、陈凌、周亚军、韩俊杰、任飞帆、孟祥夫、齐志明、巨云鹏、程焕、姜晓丹、李龙伊、吴月、邝西曦、郑延冰、刘梦丹)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