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时间:2020-04-23 22:57:28 热度:490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特稿:持续严控还是逐步重启——全球抗疫进入关键节点
新华社记者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2日说,目前新冠疫情在全球不同地区出现分化,西欧大部分地区的疫情正日趋稳定,非洲、中南美洲和东欧的情况则令人担忧。他同时警告,新冠病毒依然非常危险,疫情极易“复燃”,有关措施必须作为一种“新常态”长期坚持。
随着各大洲、各国进入了不同抗疫阶段,易“懈怠”似成为很大挑战;而在民生和经济等多重压力下,各国政府也面临不同抗疫选择:是持续严控还是逐步重启。
平台期——计划重启
从整个欧洲地区来看,部分国家每日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呈回落态势,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德国、奥地利、塞尔维亚等国部分商业设施已恢复营业,其他欧洲国家考虑从5月开始逐步放松管制、重启经济。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共同提出一份“欧盟路线图”,要求欧盟各成员国在取消限制性措施过程中相互协调、循序渐进。路线图提出,取消限制措施应分步骤进行,并留出充分时间来衡量其影响,要逐步恢复必要的经济活动,应首先解除欧盟内部边界管控,再考虑重新开放对外边界,逐步实施经济启动。
大洋洲最大国家澳大利亚的疫情4月已得到控制,确诊病例增幅曲线趋缓。澳大利亚卫生部长格雷格·亨特22日说,该国“正在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但还未赢得最终胜利”。总理莫里森此前表示,澳大利亚仍处于应对疫情的“压制阶段”,政府工作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恢复经济等问题,将定期评估防疫措施并开始制订中长期计划,考虑在5月中旬开始部分行业的复工复产。
在亚洲,韩国疫情防控已进入稳定水平。韩国政府19日宣布结束为期近一个月的高强度“保持社交距离”行动,放宽部分实施中的行政措施。至5月5日,如果疫情防控能维持在现阶段的稳定水平,政府考虑从5月6日起将全国转入正常生活和防疫工作兼顾并行的“生活防疫”阶段。
蔓延期——挑战严峻
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地区,一些国家疫情仍处于上升阶段,面临严峻挑战。
近一周以来,非洲每日新增约1000例确诊病例,处于疫情上升阶段。在抗疫方面,非洲面临多处痛点:检测能力不足、医疗体系薄弱使目前确诊病例数可能远低于实际病例数,存在进一步蔓延风险;一些国家缺乏足够资金抗击疫情,减贫努力与防控疫情相互掣肘;东非蝗灾和疫情叠加,加剧了粮食危机。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在非洲大陆,任何国家都难以独善其身,需要携手合作,集中资金和资源来对抗疫情。
亚欧地区疫情总体情况也十分严峻。以俄罗斯为例,本月22日累计确诊病例达57999例,新增5236例。俄罗斯目前采取的防疫措施也上升至较为严格的水平。
近来,拉美地区患病人数迅速攀升,截至22日,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达119914例,地区33个国家全部出现确诊病例。4月中下旬以来,地区疫情进入大范围传播阶段,预计5月至6月将进入高峰期。
对此,拉美各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加强防控,至少15个国家先后宣布进入国家卫生紧急状态或公共灾难状态,并全部或部分关闭陆海空边界。同时,地区各国普遍存在医疗资源匮乏、医疗设施和人员不足及检测数量不够等困难,随着疫情高峰的到来,各国应对救治能力还将面临严峻考验。
在亚洲,东亚国家日本、韩国疫情发生时间早,应对较为有力。但专家表示,目前日本疫情不容乐观,各地自本月7日起已陆续进入紧急状态。NHK电视台20日报道说,今后两周是决定日本疫情是否会继续恶化的关键时间段,即使新增感染人数暂时减少,一旦松懈管控疫情仍可能再次扩大。
在东南亚地区,新加坡近来新冠确诊病例大幅跃升,外籍劳工(客工)宿舍的聚集性感染频发是该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在菲律宾,政府采取了禁止外国人入境、社区隔离、“封城”等措施,但疫情扩散速度在东南亚仍属较快,专家预计该国疫情在5月初到6月初将达到高峰。
在南亚,印度新冠疫情近日持续蔓延。进入3月以来,尽管印度出台了全国范围的“封城”等一系列措施,但新冠病毒仍快速传播,特别是在新德里、孟买等大城市已呈现向底层社区民众传播的趋势,引发担忧。
胶着期——意见不一
美国新冠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连日来持续攀升,截至22日晚,确诊病例已超过83.7万例,死亡病例在两周内翻倍,总计超过4.6万例。“居家令”等社会疏离措施实施以来,给美国也带来日益沉重的民生和经济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宣布分阶段“重启”美国经济的指导方针,多州已计划解除“居家令”等限制措施。
然而,美国不少地方政府对这一决定表示不满。佐治亚州多位市长公开表示,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就匆忙取消“居家令”是“非常草率的”,现在还没到重启经济的时机。
美国商会会长苏珊·克拉克认为,让美国民众安全重返工作岗位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措施不正确,将给美国公共卫生和经济带来更大代价。美国民众对重启经济的态度也存在两极分化,一些支持取消“居家令”的民众通过集会、示威等方式表达态度,但民调显示也有不少人反对过早取消限制措施,担心会加速疫情恶化。
在确诊病例增加的同时,加纳、马达加斯加等非洲国家宣布解除“封城”措施。不少民众认为政府此举出乎意料,本应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同时,有舆论认为,鉴于疫情结束时间不可控,政府应该让民众继续工作,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社会混乱。
4月中下旬以来,围绕是否继续严控还是开始重启经济,拉美各国存在较大争议。作为地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巴西总统博索纳罗希望尽快重启,他20日表示最多一个星期就将结束禁足令,但地方政府对此意见不一。根据巴西最高法院裁决,是否实施禁足令由各州和各市政府自行决定。
智利政府认为,疫情将持续较长时间,要在做好防疫措施的情况下逐渐复工,但这一立场引起部分执政联盟成员、反对派人士、防疫专家和工会的强烈反对。
厄瓜多尔政府17日宣布,全国建筑行业、办公用品生产和销售行业从20日起率先试点复工,但不久政府又叫停了这一安排,表示将视全国疫情发展对复工重新安排。
对于亚太地区国家下一阶段防疫措施,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主任葛西健日前建议,西太平洋地区如要放松或解除目前实施的政策,需秉持谨慎和循序渐进的态度,建议各国因地制宜,否则可能会引发新冠疫情反弹。
葛西健强调,日本、新加坡等国近期确诊病例快速上升令人担忧,也证明“应对新冠疫情将是一场持久战,现在还不到松懈的时候”。(参与记者:赵菁菁、白林、张保平、潘革平、王子辰、邓仙来、徐剑梅、孙丁、谭晶晶、岳东兴、白旭、华义、王丽丽、袁梦晨、郑昕、梁辉、赵旭)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1-23
2024-11-23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