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共同维护各国人民健康福祉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0-04-23 11:11:45 热度:625

——从全球抗疫看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本报记者 吴绮敏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人类必须自强。世界各国人民期待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战胜疫情强大合力,盼望国际人道主义行动发挥积极作用。
  “公共卫生危机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团结合作是最有力武器”“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我们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一道,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面向世界,习近平主席就携手抗疫、共克时艰阐述了一系列重要主张,道出了真诚的中国心愿。瞩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崇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原则的中国行动,世界共同感知了人道主义精神的强大力量。
  艰难时刻,最需要彼此搭把手、拉一把
  截至4月22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250万例。日日翻新的数据背后,呈现出国际社会成员不尽相同的状态、步态、心态,公序良俗承受着一场罕见的压力测试,人道主义命题被赋予更多内涵,引人思考。
  疫情防控成效,取决于基本实力,也取决于世道人心。困窘于疫情的人们,无比盼望人道主义旗帜托起生的希望。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不久前在联合国“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人道主义应对计划”启动仪式上疾呼:“我们必须帮助那些极度脆弱的人——数以百万计最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联合国划拨7500万美元应急资金,用于支持疫情产生的人道主义行动,以保护“那些极度脆弱”的群体。
  最艰难时刻,最需要彼此搭把手、拉一把,离不开善仁之与、善信之言、善治之政。大灾大难之中,习近平主席始终倡导的加强抗疫国际合作所蕴涵的价值,更多折射出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支撑的仁义,远远超越一般意义的利益。
  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中国从来都是义无反顾。鉴于多国面临防疫物资和医疗力量缺乏等问题,中国在国内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的基础上,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向世界伸出了援手——
  4月18日,中国政府援助几内亚抗疫物资运抵科纳克里;中国政府向马来西亚派遣的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吉隆坡。
  4月17日,中国政府援助科特迪瓦抗疫物资交接仪式在阿比让举行;中国援助抗疫物资抵达斯里兰卡科伦坡。
  4月15日,中国政府派出的抗疫医疗专家组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
  4月6日,中国政府援助非洲18国的抗疫物资包机飞往加纳首都阿克拉。
  ……
  长长的中国行动清单,是中国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尽责担当的真实写照,也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中国长期以来为世界作出的贡献——自1963年以来,中国累计向70多个国家派出医疗队员2.6万人次,诊治患者近3亿人次,为非洲培训医务人才8万人次……人们不会忘记,2014年,西非三国暴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近1200名中国援外医疗卫生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目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派驻非洲45个国家的46支医疗队,共约1000名医护工作者坚守岗位,积极协助驻在国卫生部门和机构增强疫情防控能力。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了远程专家指导团队,邀请经验丰富的防控和诊疗专家定期为医疗队开展远程规范培训和专业技术指导,支持医疗队员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参与受援国当地抗疫行动。各医疗队主动对受援国医护人员开展专题培训,分享中国抗疫经验并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制定抗疫措施,同时面向当地民众、华侨华人及中资企业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截至4月14日,医疗队在受援国协助使领馆开展专题培训共计347场,培训12612人次;面向驻在国民众和华侨华人发布各类宣教公告、通知和指南共计1182份。
  各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国驰援世界的足音,总是打动人心、温暖人心。据中国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介绍,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分5批组织实施对139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的抗疫援助。这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援助对象,既包括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也包括公共卫生体系和防疫能力较为薄弱的国家,还包括欧盟、非盟、东盟等国际组织。中方响应世界卫生组织筹资呼吁,向其提供2000万美元捐款,用于增强有关国家防疫能力、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指定用途。中方援助物资既包括检测试剂、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额温枪、医用手套鞋套以及呼吸机等诊疗设备,也向有关国家派遣了医疗专家组,开展经验交流与分享,提供政策和诊疗方面的建议。此外,许多中国地方政府、企业、民间机构和个人也参与到对外援助行动中。
  这是中华民族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和乐善好施、扶危济困的侠肝义胆。中国在确定提供抗疫援助方案时充分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当地疫情的严重程度、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物资缺乏程度;二是有关国家向中方提出的具体援助需求;三是中国政府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具体援助方案,包括物资的品种、数量、双方职责、任务分工等,都由两国政府协商确定。
  得到中国抗疫援助的国外民众由衷感叹:“中国展现了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是这种人道主义精神让你我相遇,让我们如此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美好”……
  护佑生命,最需要人道主义支撑
  疫情是一面镜子。它照出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医者仁心等人间大爱,也照出了乘人之危、落井下石、歧视偏见等种种不堪。国际社会弥漫着一层忧虑,恰如国际观察人士撰文发出的叹息——“新冠肺炎疫情的真正罹难者:我们的人道主义意识”。
  人类早已从“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的人文原点走出来,兼取仁和义的立人之道,终归不可以被一场疫病赶回野蛮时代,失却文明底线。珍视每一个生命,是各国人民当前最深切的期盼。弘扬人道主义,是护佑生命最需要的支撑。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恰如联结彼此的金线。这条金线所代表的,决不是私欲趋利的诱饵,而是博爱共赢的文明。
  遗憾的是,国际社会个别人、个别势力还不懂这个道理。他们出于狭隘的地缘政治算计和脱离现实的荒谬优越感,挖空心思歪曲中国提供的人道主义救援,抹黑中国善举。从这个角度说,中国选择的公义,既是为捍卫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与狡猾病毒抗争的“逆行”,又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而与丑恶势力对冲的“逆行”。
  人类文明理当向前发展,必须记取历史教训,必须守住文明底线。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不搞“瘴疠之地,魑魅为邻”,不让别有用心的、有计划进行的系统性抹黑行径制造新患,不容针对国别、地域、种族群体的霸凌歧视现象抬头,才算得上“生而为人”。
  疫情肆虐之际,切不可失立人之道。反对种族主义傲慢与偏见,反对给病毒贴上国别、地域、种族标签,反对一切煽动种族主义和排外情绪的“国际公害”,这些都是国际社会的主流共识。“我们面临的最大敌人不是这一病毒本身,而是导致人们对立的污名化”,“不要让无辜民众成为受害者”,“我相信任何人都会后悔把病毒同种族联系在一起,这是所有人都不希望的”……来自世界方方面面的声音,无不支持世界卫生组织所主张的“没有国界,不区分种族、肤色和财富”。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遵循基本人道的必须。
  同心战疫,最需要竭诚担当
  保护好本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离不开人道主义精神;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离不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受到自然灾害、重大传染病疫情威胁的国家提供帮助,有能力的国家皆应竭诚担当。历史和现实告诉世界,中国不会缺席,并且决不夹杂私利,这是投桃报李的情谊,是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义举。
  此时此刻,大批中国对外援助抗疫物资正在运输途中。包装箱上醒目地贴着今年1月开始启用的“中国援助”新标识——红色“中国结”图案突显“同心结”美好寓意,“为了共同的未来”的英文表述彰显携手并进之志。有些包装箱的贴签上,还印着“千里同好,坚于金石”等中国先贤的名言,印着法国大文豪雨果、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言,甚至意大利歌剧中的佳句。这些话语所承载的浓浓情感、悠悠文明,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呈现……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倡导共同打造“健康丝绸之路”,共同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充分体现了中国对世界各国人民平等的生命权、健康权等基本人权的尊重,充分展现了推动完善全球公共卫生治理的人类伦理之善,为国际人道主义行动注入了新内涵、新动力。世界,本就应该用这样的文明金线联结起来。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