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师承教育才是中医的根(文化博客)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2-07-25 08:33:29 热度:1042

博主:王君平(本报记者)

  最近,北京市级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庞鹤医生很高兴。北京海淀区72岁的刘老汉患糖尿病多年,脚上创面一直无法愈合,甚至被建议截肢。经庞鹤治疗,刘老汉脚上的创面慢慢结痂,病情逐渐好转。
  近代以来,当西医第一把手术刀伸向中国患者的身体,中西医之间的竞赛已然开始。然而,近年来中医的生存却陷入尴尬:由于“从书本到书本”,中医经典无法应用到临床,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书本中医”。
  读中医经典,只知其然;跟师学习,才知所以然。庞鹤师从中医名家刘渡舟,一味“五味子”让他终身难忘。有一次庞鹤为一位哮喘患者看病,几个医生辨症结果都一样。而刘渡舟说患者的手心发热,多加了一味主收敛的“五味子”。庞鹤由此感悟,临床知识不能只读书本,跟师学习才能学到真功夫。
  中医适用“师带徒”的培养模式,也是传承中医药学术思想、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有效方式。杰出的中医学家蒲辅周15岁随父学医,3年独立应诊。北京双桥老太婆罗有名是家传,她不认字,但她的拨正疗法却解决了世界医学都为难的腰腿痛。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创造了“个人知识”一词,而中医本身正是这种难以被西方学术言传的“个人知识”。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医药学更适合“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几千年来,正是这种以师带徒、师徒传承的人才培养模式,才造就出一大批医术精湛的中医名医。
  然而,“师带徒”的培养模式目前却难以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在现行的中医职称和执业资格制度之下,师承教育无法获得行医资格证书,这也成为中医教育难以跨越的门槛。日前出台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完善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借此东风,但愿中医迈出“脱困”的一大步。
  被尊称为“中医司令”的吕炳奎曾发出“挽救中医,刻不容缓”的呐喊。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解救关进象牙塔的中医,让它植根于民间沃土。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