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9-10-26 12:30:45 热度:610
新华社北京10月25日电 题:我国60周岁以上老人约2.5亿 如何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
新华社记者 王秉阳
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大约2.5亿,占总人口的17.9%。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失能率高,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接近1.8亿,失能和部分失能的老年人口超过4000万。
健康养老成为老年人乃至整个社会刚性需求,目前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体系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急需推进医养结合。
为了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国家卫健委日前牵头研究起草,并联合民政部等多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于25日公开发布,力争解决近年来各方反映较多的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
“此次医养结合文件的出台回应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痛点问题。”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刘远立表示,这体现了政府相关部门针对以往行政管理条块分割的低效问题勇于开拓创新的担当。
指方向:重点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在日前对意见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表示,要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从现在来看,最主要的还是居家和社区养老问题。”王建军表示,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重点向居家和社区倾斜,在医疗卫生方面,也是重点发挥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
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日前表示,将按照意见要求,重点加强社区和农村医养结合。加强社区和农村医养结合服务设施的数量,提高服务质量。开展社区医养结合能力提升工程,在农村统筹乡镇卫生院和敬老院、村卫生室和农村幸福院的资源,统筹规划,毗邻建设,融合医养结合服务。
“未来中国老人90%是居家养老,7%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中国式养老模式是90+7+3。”刘远立表示,在社区和居家养老,符合养老的传统和我国的实际。
补短板: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针对目前存在的医不懂养、养不懂医,机构和人员积极性不高,难以实现医和养完全融合一体化的服务等问题,本次出台的意见着重发力补短板。
怎样提升医养结合产业的服务能力?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国涛表示,要从服务提供方即机构和机构人员的能力和意愿两方面入手,让其能且愿意提供高质量服务。
南京秦淮礼拜寺巷老年护理院从2009年成立之初就开展了医养结合服务,目前拥有床位130张,入住120位老人。不仅能处理老年痴呆、脑溢血、肺部感染等常见老年病,还提供康复、心理咨询、体检等服务。
“医养结合后,很多老人的常规疾病在养老机构就能得到治疗,无需去大医院挤占资源,一举两得。”老年护理院院长刘汉强表示。
但是申办医保定点单位却成了难题:“2016年拿到执照,医保定点办了两年多才下来,申请流程太复杂,验收环节不切实际。”刘汉强对记者说。
申请医保定点难也是很多医养结合机构的共同问题。本次出台的意见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正式运营3个月后即可提出定点申请,定点评估完成时限不得超过3个月时间。困扰诸多护理院的难题有望解决。
为提高机构的服务意愿,意见还提出完善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价格政策。收费标准原则上应以实际服务成本为基础,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如何解决医养结合机构人员不足,水平参差,人才不愿来、留不住等问题?意见提出扩大相关专业招生规模、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及服务人员培训、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务人员享有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同等的职称评定待遇等举措。
建体系: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本次意见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增加医护功能、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医疗机构增设养老和长期照护功能。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专家表示,探索政府、市场、组织等多方合作路径,有助于丰富医养结合机构体系。
意见要求各地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优化流程和环境,并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对医养结合机构给予税费优惠、投入支持、土地供应、金融支持等方面支持。
上海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原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殷志刚表示,政府鼓励资本进入和从事养老产业,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好事。但是目前养老服务业态商业模式尚未形成,处于探索阶段,一是要防止养老服务变成养老地产等“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发生,二是避免老百姓对养老服务产生误解,觉得大部分就是中高端的。“养老服务应该让老百姓买得到、买得起。”
殷志刚还指出,简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便于更多机构进入,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放松,而是从过去的入门管理变成全过程管理,即对每个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更多的标准。意见明确,加强医养结合服务监管。监管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负责、民政部门配合。
加强监管的不仅有服务质量,还有医保资金的支付边界。意见强调要厘清“医”和“养”的边界。“医保资金只能用于疾病诊治、医疗康复、医疗护理等医疗服务内容,不得用于生活照料方面。这次明确地规定了这个政策。”王海东表示。
老年人生活照料服务该由谁买单?专家指出,发展健康持续的医养结合产业,需要提振市场有效需求,其核心是老人和家属以及社会提供的支付能力。“这种长期照护的成本,让单个家庭长期来承受是很大的负担。”
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加快发展包括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在内的多种老年护理保险产品,满足老年人护理保障需求。
王国涛表示,顶层设计明确之后,还需要系统、细化、可行的配套措施。“期待能进一步出台国家层面的、以老人为中心的、医养一体化的综合评估体系和标准。让医养结合机构、保险公司等服务标准、定价体系有章可循,让顶层设计落地,真正惠及群众。”(参与采写:龚雯、陆华东)
(责任编辑:秋彤)
2024-12-27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