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扶老助老 须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时间:2019-10-11 17:03:42 热度:835

本报记者 孙燕明 文/摄

    图一、二: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办的养老照料中心。
  图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近4000家医养结合机构,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到2万多家。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医养结合已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指出,“十三五”期间,国家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重点向居家和社区倾斜,重点发挥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作用,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让老年人接受医疗服务更便捷。
  9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着眼近年来各方反映较多的制约医养结合发展的难点问题,提出多项政策措施,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在土地、税收等方面支持医养结合机构建设。
  医养结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医养结合主要是指面向居家、社区、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的基础上,提供医疗卫生方面的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卫生健康部门管理的医疗健康体系和民政部门管理的养老体系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推动医养融合发展。2015年11月,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推广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保障老有所养。
  中华预防医学会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工作委员会主任、国家老年医学中心教授杨泽表示,随着我国高龄、空巢和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老年人日益增多,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适宜的医疗服务。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效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和就医问题。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代谢功能紊乱,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有助于老年人疾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可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2019年5月,卫健委、民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医养结合机构的定义,即同时具备医疗卫生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
  今年8月30日,卫健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起,将老年健康服务、医养结合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杨泽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家庭成员为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占77%,三代同堂家庭占13%,单身家庭仅占1%,其他家庭占9%。三代同堂家庭中,超过50%的家庭老人年龄为70至79岁,18%的家庭老人年龄超过80岁,这部分老年人是有医养需求的核心人群。
  实现医疗护理养老康复一体化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目前,医养结合存在四种服务模式:一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医疗机构按照养老机构的需求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二是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机构;三是医疗机构内部设立养老机构;四是医疗机构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包括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家庭医生服务、为高龄和失能老年人上门服务、互联网+治疗、互联网+护理等形式。
  据北京市朝阳区六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刘运杰介绍,近年来,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双向转诊制度,将病情稳定、占用大医院病床、已有治疗方案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转到社区服务中心主办的养老照料中心以及延伸的家庭病床和养老照料病床进行治疗,有效缓解了大医院看病难的压力。同时,将失能失智患者安置在社区养老照料中心,在社区养老照料中心旁边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由医护人员随时对失能失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此外,在三级医院患者中,约有40%的患者只开药,这部分患者也逐步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市朝阳区爱侬养老院院长赵立春告诉记者,近几年,爱侬养老院与北京朝阳中西医结合急诊抢救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医院每个月派医生上门开展一次健康讲座和义诊服务,为养老院老人看病开设绿色通道,定期为老人进行身体检查和慢性病诊断。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原巡视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学研究会研究员唐振兴认为,医养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医疗机构的优势医疗资源,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心理疏导等一体化服务,既解决了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又缓解了当前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现状。
  养老的“医”和医疗的“医”有明显区别。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保健与长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周红提出,前者主要是预防和维护身体机能的健康,而后者更多是指治疗疾病。因此,医养结合不能简单理解成养老院+疾病治疗。
  不同的老年人群,对于养老需求也不同。对于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老人来说,养老就是有尊严地活着;对于健康老人而言,养老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维护健康,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延缓进入失能失智半失能半失智状态的时间。
  “医养结合=健康管理+生活管理。”周红进一步阐述,医养结合的“医”应该是健康管理,要让老年人在养老院也能得到医疗专业护理,由专业医生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评估,对生活方式进行指导。健康管理具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和方法,有一套周密的服务程序,并有效降低医疗支出。“养”就是生活管理,要为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用、文化娱乐等提供多元化服务。
  多措并举推动医养结合快速发展
  “目前,医养结合工作由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负责,但两部门政策衔接还不完善,在信息共享、统筹管理方面尚缺乏深入合作。”唐振兴指出,我国医养结合的医保报销标准也不完善,哪些属于保健项目,哪些属于医疗项目,应尽快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准确区分医与养的服务内容,核算报销范围、比例。
  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区医养结合的专项扶持,从补贴床位费改为按照老年人实际支出费用进行补贴,减少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负担。此外,应尽快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我国应加快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建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性和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杨泽表示,发达国家老年照护专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普遍高于5‰,欧盟则达到了8‰,我国目前仅有的30万名专业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者尚不足1万人,亟待培训大量专业养老护理员。
  北京医院院长王建业认为,我国应积极研究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下各种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及卫生经济效益,探讨医养结合的优选模式,尽快制定各种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模式规范。
  他强调,我国应加强基于医养结合的老年健康全程管理及主动健康技术研究,建立健康标准及评估指标,制定老年居家养老、社区日间养老、机构养老指导标准;开发健康评估应用软件,建立健康监测数据库;梳理老年健康促进不同阶段的养老危险因素,建立老年疾病和功能分级评估体系;积极建立医养护一体化的示范基地;构建中医在老年医养护服务全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的创新体系。
  尽管医养结合工作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仍存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需进一步衔接、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
  据悉,《意见》将通过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保障政策、加强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