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康之窗
健康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新闻
中医复兴正当时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时间:2012-07-20 11:34:13 热度:1042

□ 殷世鹏 甘肃中医学院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纵观中国历代王朝兴盛更替,便不难发现我们中医药学的命运也是随之呈波状起伏而前进着的规律。
  西汉初期,休养生息,重视民生健康,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医学的良好局面。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医书、张家山汉墓医书及武威汉简,从这些出土的文物中我们便不难看出西汉时期我国中医学学术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唐、宋两代王朝都特别重视医学教育和医政制度建设,不仅以制度为保障,为当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医药人才,同时也以政府的名义与力量组织编纂了大量富有学术价值的对后世影响深远且意义重大的中医药文献,这就为金元时期中医学的学术争鸣,著名的刘、张、李、朱“四大家”的出现,奠定了坚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明政府编纂的《永乐大典》与清政府的《御篡医宗金鉴》及《医部全录》更是国家富足、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时期,中医学者们勤奋努力,从而使得中医学获得了再一次长足进步与发展的历史明证。
  历史上任何一次大的疫病流行都会给医学界提出新的命题。东汉末年,“寒疫”流行,很大程度上促进《伤寒论》问世;明清之际,疫病流行,温病学派便应运而生。而近些年的SARS流行、甲流猖獗、手足口病来袭,已经明确地给世界与国人回答了中医究竟能不能治疗疫病这一尖锐问题。
  如今,我国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与复兴,各种相应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正可谓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良好局面,复兴中医,正在当下。
  虽然从近代以来,民族虚无主义盛行一时,如废国学、灭中医、取消汉字等行为,时至今日仍有沉渣泛起。但这些都不足为虑,我们中医人一定要把握好当前的大好时机,“不畏浮云遮望眼”,相信中医药学“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美好愿景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的中医人不懈努力下而实现,复兴我中医药事业,光大圣人的无穷慈惠,正在当下!

(责任编辑:秋彤)

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

您是不是忘了说点什么?

0 条评论
最新新闻

殷大奎

于智敏

于福年

俞梦孙

张维波

杨 泽

于树玉

万承奎

陶国枢

产业园地
网站介绍 | 加盟合作 | 免责声明 | 法律顾问 | 广告服务 | 网上投稿
Copyriht 2011 by www.jkchin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健康之窗网站版权所有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支持协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养老健康科技创新分会
投稿邮箱:zgjkzc@sina.com QQ:492974624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0669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 京ICP备09047049号-1 站点地图